为何古人认为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五服”究竟代表什么? 第一,按照《周礼》《凶礼·葬礼》的记载,就是易中天所讲的,五服本意是葬礼过程中按照尊卑和亲疏等级的关系,穿不一样的孝服,表示自己的身份和等级,以及自己应该遵守的守孝礼制,而现在发展成表示亲疏关系的一种东西了。另一方面,现在都没有麻布了,唯一的区别就是:一服从头到脚孝服(孝帽孝衣孝裤),二服孝帽孝服,三服孝帽加孝带(腰带),四服孝带,五服胳膊细条白腰带就完,其它以外亲戚朋友带黑袖套。 第二,五服指亲人死后生者为逝者治丧所穿的五种丧服。分别是斩衰,斩衰,大功,小功,缌麻。出了五服,指的是不需要穿这五种丧服了,自然也就证明与逝者没什么大关系了。与现代不同,古代晚辈死了,长辈也需要穿相应的丧服,所以五服从侧面反映的是宗族里面个体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 第三,亲戚有血缘为亲,通婚姻为戚。五服指的是五类丧服,简单讲,斩衰就是穿用刀剁开,边都不齐的麻布做的丧服等,也并不是同姓才穿丧服,外甥也要为外祖父、外祖母,甚至舅父服丧。 第四,亲是亲,戚是戚,父系为亲,母系为戚。五服是指父系的五代人之内叫至亲,六代~九代叫房亲,十代~十八代内叫宗亲,母系或嫁出的那边的才叫:戚,比如说姨姑舅表兄弟姐妹的对象,再比如说:你与你弟弟是:亲;你老公与你弟弟的老婆之间的关系就是:戚。 第五,五服指“丧服”没错,从“斩衰到缌麻”五种丧服都是麻制,“斩衰”是指直接剥下来的麻片制成的丧服,没有一点加工的麻片干燥后极粗糙且边缘锋利,人体接触有极大痛感(可参照经加工后的麻织成的麻袋与皮肤接触的感觉)。往生者之子丧期穿着时有“切肤之痛”,以此来代表与往生者最直接关系人的心情。齐衰…缌麻加工程度不同,穿着时体感也不同,也是用来代表着装人与往生者关系远近及失去亲人的心情不同。 你觉得哪一个观点更有说服性?欢迎留下你客观的见解?
为何古人认为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五服”究竟代表什么? 第一,按照《周礼》
科普班的春夏天
2025-01-20 08:23:33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