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人为什么会生病》(15)…… 讲

识赛谈生活情感 2025-01-19 06:12:53

知识搬运工系列之樊登老师“帆书”讲书系列之——《人为什么会生病》(15)…… 讲书人简介: 金铂.医学博士、神经外科医生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专家主持人 你将获得: ★重新思考疾病,更深入地认知影响健康的因素 ★了解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重要性,认识心身疾病 ★打开对待疾病的新思路,探寻不同的治疗方法 ★建立整体性的思维架构,更加立体地看待世界 书接上回 四、治疗须知 讲完第三部分,接着我们讲本书的第四部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心理治疗真的有用吗?比如,现在有一个很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叫作认知行为疗法。它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使人产生一个行为,久而久之让其形成习惯。慢慢地,这个习惯会产生一个结果。 可以说,心理治疗对有些疾病是有用的。根据研究,一些心理疗法对冠心病、哮喘、消化性溃疡、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有益。不过,对有些疾病,心理疗法则收效甚微。然而,作者强调的是,不管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作用有多大,都不代表心理治疗是唯一治疗的好方法。因为通常涉及躯体症状、器官病变的疾病,都是需要现代医疗干预的。而这里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对待疾病的思路,提醒我们关注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1.关于心理治疗的几点注意事项或建议 关于心理治疗有两点前提,我们一定要知道。 一是,如作者所说,我们要明白,虽然世界上很少有一种疾病是完全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但是,这世界上也很少有疾病不受心理因素影响。即便这个疾病跟你的心理因素没关系,但当一个人生病之后,他的心态会产生一些改变。所以,一定要知道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二是,虽然心理治疗很重要,但它不能成为唯一的治疗方式。它不能代替一些疾病的治疗药物或者手术,大家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那我们怎么进行正确治疗呢?第一点,是对医生说的,就是倾听很重要。比如在伦敦,当你去一个医院就诊时,医生平均接诊的时间只有6分钟~8分钟。在美国,医生第一次打断患者陈述病情的时间平均是23秒。我觉得,大家能理解医生的难处,因为病人很多。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可能很难让医生充分地了解患者的病因。如果没有充分的沟通,我们可能很难真正地发现问题是什么。 此外,缺乏倾听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让疾病器官化。我们就会更倾向于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比如头疼只开头疼的药。但是,头疼药有可能还会引起胃痛,接着,你只能再去看消化科医生,然后吃治疗胃痛的药。这种疾病器官化使得我们对待疾病缺乏整体的、宏观的治疗角度。这样开的药也容易变成“拆东墙补西墙”,而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对抗。这种治疗方式缺乏对宏观病情的把控,治疗效果也会打折扣。 第二,如果一个人真的生病了,特别是一些重大疾病,建议可以去参加一些疾病互助小组。当一个人生病以后,会觉得很孤单,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这种孤单的心理可能会加重病情。但是,当你加入一个疾病小组时会发现,大家都是病友。我发现,有很多人生病之后,在家里很难受,但是住院以后,心情反而好了很多。为什么?他一看病房里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慢慢地,这种孤单感和独特感就没有了。这种心理的转变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0 阅读:0
识赛谈生活情感

识赛谈生活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