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连长杨海德率队敌后穿插,耳闻敌人炮弹出口之声趋近,爬上山顶一看:自己已插到敌人两处炮兵阵地的中间,杨海德说机会难逢。 1950年11月的朝鲜战场,寒风凛冽,战火纷飞。志愿军刚入朝不久,面对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正在进行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这个关键时期,志愿军第40军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要包围消灭韩军第一师的主力。这是一项关系到整个战役走向的关键任务。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他们的火炮、坦克和空中力量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压力。11月1日,当志愿军120师向石仓洞推进时,就遭遇了敌军猛烈的炮火封锁。 一座公路大桥横跨在志愿军部队前进的必经之路上,对岸的敌军炮兵正不断发射炮弹,将这座桥变成了死亡地带。强行通过这座桥,必将造成重大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358团团长宋宪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术构想:派出精锐部队,从右翼绕到敌人后方,找到并摧毁这些炮兵阵地。这个任务虽然危险,但如果成功,将为主力部队的进攻扫清障碍。 宋宪孔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3营8连。8连是一支屡建战功的精锐连队,在之前与韩军的战斗中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战斗力和战术素养。 连长杨海德接到任务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没有向导,对敌后地形完全陌生。其次,这将是志愿军首次与美军正面交锋,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巨大。 最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必须在完全不熟悉的地形中,靠着地图和指南针穿插十几公里,还要在天亮之前完成任务。一旦行动暴露,这支小股部队将面临被围歼的危险。 在浓重的夜色掩护下,杨海德带领8连战士开始了这次危险的穿插行动。与以往的战斗不同,这次他们没有向导,唯一能够指引方向的就是敌军炮火发射时的火光和声音。 在寒冷的夜晚,连队依靠指南针确定大致方向,用地图判断地形走势。这是一场特殊的"导航",每一声炮响都成为指引前进的路标。 穿过第一条冰冷的河流后,部队开始向山地进发。虽然寒风刺骨,但为了不发出声响,战士们的脚步依然轻盈。 就在攀爬第二座山峰时,前方突然传来了机枪的扫射声。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战士们迅速趴下,仔细观察四周的情况。 通过观察发现,敌军在左右两侧和正前方的山头上都设有阵地。幸运的是,敌军只是在进行例行的警戒射击,并未发现山下的志愿军。 面对三面环敌的险境,杨海德采取了一个大胆的战术:让3排悄悄前进,1排和2排架设重机枪随时准备火力支援。如果3排暴露,就用重机枪火力吸引敌人注意力。 在黑暗中,3排战士沿着山间的大沟缓慢前进。此时,两侧的敌军又开始了例行射击,子弹在头顶交错飞过。 反常的是,敌军的射击非常散乱,弹道普遍较高。这种情况反而成了掩护,3排借着枪声的掩护,快速向前推进了半公里多。 成功甩开敌人阵地后,8连继续沿着公路前进。这时又遇到了更大的考验:一支相当于一个连的敌军部队正迎面走来。 关键时刻,杨海德下达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命令:保持队形,继续前进。在朦胧的星光下,两支部队竟然擦肩而过。 这支敌军是韩军部队,他们说说笑笑,完全没有想到与他们交错而过的是志愿军。这场惊险的相遇,考验的是志愿军指战员的临机应变和过人胆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穿插,炮声越来越近。当8连爬上一座山顶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面对两处炮兵阵地,杨海德迅速做出了战术决策。经过分析敌情,他决定集中兵力先打击迫击炮阵地,避免兵力分散。 战术部署很快确定:3排负责主攻炮兵阵地,2排切断公路阻击援军,1排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这种部署既保证了突击的力量,又确保了战场的纵深防御。 突击开始前,美军炮兵正在不停地向志愿军主力阵地发射炮弹。他们完全没有料到,一支志愿军小分队已经潜伏在他们身后。 在一声令下,3排战士迅速发起突击,密集的手榴弹爆炸声打破了夜的宁静。美军炮兵措手不及,阵地上顿时陷入混乱。 这次突袭的效果出乎意料,许多美军炮兵甚至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就被打垮。8连战士在阵地上展开清剿,战斗异常激烈。 很快,附近山上的敌军发现了情况,立即组织兵力进行增援。但2排早已在预定位置布置好防线,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就在这时,119师355团3营也完成了穿插,对另一处榴弹炮阵地发起攻击。两支部队的行动形成了配合,彻底摧毁了敌人的炮兵火力系统。 这场战斗的胜利成果十分显著:歼灭了美军骑兵第1师的一个炮兵连,缴获了大量军事装备。其中包括12门化学迫击炮、4门战防炮和28辆军用车辆。 更重要的是,30多名美军被俘,这在志愿军刚入朝参战时是极为罕见的战果。这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志愿军官兵的战斗信心。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4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