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日常|回顾海归青椒之路
派斯特评生活
2025-01-18 16:57:19
常常到深夜的时候,静谧的环境总是很适合与自己对话,思考“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哲学问题。
头几年刚回国,和大部份海归博士一样,怀揣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开启教职之旅。虽然顶着各种光环,但由于在海外学习工作了近十年,对国内学术环境完全没有任何认知和connection的我其实非常地挣扎。
屡战屡败的课题,无法融入的圈子,发表无门的c刊。最尴尬的是,在某些学术活动上碰到领域大佬,大家都在献殷勤的时候,我甚至连TA是哪位都分不清。在记不起哪次课题申报失败后,我在想,这份辛苦一个月的申报书大抵只是一堆废纸,对学界对社会根本没有产生半点贡献(当然申上了也不代表有什么贡献)。
一路磕磕碰碰,得到了不少师长同辈的指点,但更多是自己厚着脸皮去摸索。混的时间长了,总会有一些所谓大家认可的成绩。但是这条路就像其他996行业一样,大概是没有一个舒服的ending。感受到来自于国内外同行不同层面的peer pressure,内心的焦虑依然会定时发作。
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守在书桌上的一寸天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想idea——看文献——收数据——写论文”的循环,也让我对这方小天地愈发眷恋和维护。最近把桌面照明升级为老朋友明基的屏幕挂灯ScreenBar Pro。无论昼夜交替窗外阴晴,屏幕上方的光始终能自动适应提供恰好的明亮;电脑屏幕和挂灯的光泾渭分明互不干扰;纸质或电子文献笼罩在茸茸的暖光下,我的心神也沉浸其中;两三个小时写文章的心流状态结束后,眼睛也不像以往干涩。在这条孤独的科研路上,我更需要一份清晰与专注,就像这款灯,给予我最好的光与支持。
0
阅读:20
圆圆圈圈
碰到领域大佬,连TA是哪位都分不清,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中外都得社交软广点赞
SIG
我还在认真看,到最后觉得不对劲,啊 是广子
雨驻风停雨
很会写!你现在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