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16岁小伙考上太原卫校,却交不起学费,他放弃上学,村民竟他家20,她家30的凑了3025元供他上学,4年后,小伙竟然拉着女友回村,父亲急忙卖了2只绵羊,而他接下来的举动,让村民们大跌眼镜。 小伙叫贺星龙,1980年出生在山西临汾乐堂村,家乡条件非常差,他励志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 然而,他大学毕业后,竟然再次回到大山,都不愿意出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6岁时,贺星龙考上太原卫校,原本是村里最高兴的事情,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但是由于贺星龙家里连500块钱也拿不出来,一年3000的学费更是交不起。 贺星龙只好放弃,准备出门打工,补贴家用。 然而,乡亲们听到后,纷纷赶到他家说:“怎么能放弃上学,好不容易出个大学生,是我们的骄傲啊,这样,大伙凑凑钱,让孩子去上学”。 就这样,这家拿20元,那家拿30元,几毛,几角都有,凑够了3025元,塞给贺星龙,孩子好好学习。 贺星龙看着手里厚厚一沓零钱,暗自下决定: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乡亲们。 随后,贺星龙就带着全村的希望踏上了求学之路,在大学期间,他学习很认真,也很刻苦,很得学校老师的青睐。 大学毕业后,班主任找到他说:“你成绩很优秀,就留在学校吧”。 然而,贺星龙却说出这番话拒绝了老师。 他说:“乌鸦有反哺之恩,更何况是我呢,没有乡亲们,就没有我,所以我必须回到家乡去。” 贺星龙又跟女友说:“我们回村吧”。 女友瞬间大怒:“不行,好不容易你出来了,为什么要回去,那么穷”。 贺星龙说:“我要回去报恩,你愿意陪我一起吗?” 女友生气跑开了,贺星龙却没有去追,他知道自己没有权利让她跟自己回去吃苦,这样也好,就此分开吧。 他收拾好东西,拿出笔准备给女友写下分手信。 突然,女友又跑回来,还提着一个箱子:“我跟你走”。 贺星龙看着她笑了,一切都在不言中。 而,贺星龙父母知道儿子带女友回家结婚,就给儿子准备好一孔土窑(单独住宿),可是,当天晚上到家,贺星龙就跟父亲说:“我要回村开诊所,我要报答他们”。 父亲很生气说:“为什么要回来啊,好不容易出去了”。 贺星龙却坚定语气:“爸,你不是一直教我要懂得感恩吗”? 贺父叹气一声转身离去,他将家里仅有的2只绵羊卖了,还卖了玉米,凑了600元给贺星龙。 说:“我支持你”。 然后,贺星龙把他们的土窑拿来开诊所,把父亲给的钱,他还跟老同学借了2000来进货。 本来,村民们都以为他回家是结婚的,谁知,到他家一看傻眼了:他竟然开诊所。 村民们吓得不轻,他才毕业谁敢找他看病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根本没有人找他看病。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久,但是贺星龙不着急,反而去复印了很多名片:24小时上门看诊,然后分发给乡亲们。 父亲也担心问:“你真能治病吗?这可不能害了乡亲们啊,不行就赶紧走”。 贺星龙表示:我相信自己的医术,能够给大家看病。 直到有一天,村里85岁的张立山老人被家人从大医院拉回来,这已经是医院下了3次病危通知书,让家人赶紧回来准备后事了。 但是,张大爷的家人不死心,就来找到贺星龙说:“孩子,去给张爷爷看看好吗?看不好也不会怪你”。 贺星龙二话不说背上箱子就说:“好,我们赶紧走”。 到了张爷爷家后,他立马就给张爷爷诊断,测量体温,打zhen输液,甚至是晚上都不回家,而是在张爷爷身边随时观察情况。 就这样一连10天的救治,硬是将张爷爷给抢救回来了。 这下好了,贺星龙医术好,人有责任心的名号打响了,陆陆续续有人来找他看病了,甚至隔壁村子的都是来找他看病。 贺星龙成了村里唯一的村.医,从此就踏上了行医的路程。 后来,他和女友也结婚了一直留在村里生活,直到孩子上学,他将孩子交给妻子,带着到城里去上学,而他永远留在村里为村民看病。 贺星龙行医20多年,他背破了12个行医包,骑坏了7辆摩托车,给方圆28个村子4600名村民看病,不管春夏秋冬,他都是随叫随到。 对于徐家垛乡,因为是贫困乡,都是留守的儿童和老人,经常有儿童需要接种yi苗,他主动和乡镇医院去协商,自己一个人义务承担了1028名儿童的接种yi苗任务,还有200多名儿童营养包发放的任务。 甚至对于村里每一位村民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谁做过手术,谁患什么病,谁对yao物过敏,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贫困乡大家的生活都很艰难,贺星龙就免除病人的出诊费,有时候就连医yao费都免除,他还主动给村里人挖水渠,修路灯,载果树。 十年如一日的做着这些事情,他宁愿自己住在小坡房屋,也要让村民们看得起病,让更多人健康的生活。 2011年,他被评为优秀党员,2015年被评为“最美乡村医生”,2017年获得“五四青年奖章”,更获得了“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贺星龙用自己的一生来报恩,为村民的付出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学习。
1996年,山西16岁小伙考上太原卫校,却交不起学费,他放弃上学,村民竟他家20
又夏部落
2025-01-18 13:00:32
0
阅读:573
赵鑫森6
老百姓总是有伟大的担当!
坑货
卫校毕业能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