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位老妇人邀“汉奸”侄子用餐,忽压低嗓音道:“孩子,给我弄300发子弹。”汉奸一怔:“你要子弹作甚?”“给八路军。”汉奸猛拍桌子,噌地起身斥道:“你不要命了?” 【消息源自:《抗战岁月里的无名英雄们》20XX - XX - XX民间抗战故事集】 1941年啊,中国正被日本鬼子搅得不得安宁。日本侵略者就像一群恶狼,在咱中国的土地上横冲直撞,大片的土地都被他们践踏了。老百姓呢,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就像惊弓之鸟似的。八路军可是抗击日寇的重要力量,可他们面临个大难题,武器弹药少得可怜,特别是子弹,就像沙漠里的水一样稀缺。 有个马宗英,她可不是个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个地下情报员。这天,上级给她下了个任务,让她去搞300发子弹。这任务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马宗英听了之后,脑袋都大了。她心里想啊:“我自己一个女的,手无缚鸡之力,这上哪去弄这么多子弹啊?” 可是任务在身,不能不办啊。马宗英就开始琢磨起来,突然她想到了自己的侄子王云蓬。这王云蓬虽然在伪军里干事,但这孩子有良心,不是那种助纣为虐的人。马宗英就准备从他这里入手。 马宗英在家里忙乎了一阵,做了些馒头,还炒了点小菜。然后就往王云蓬家里走去。到了王云蓬家,马宗英把他拉到一边,小声地说:“大侄子啊,婶子今儿个来是有个事儿求你。”王云蓬笑着说:“婶子,您有啥事儿就直说,只要我能办到的,肯定帮忙。”马宗英又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后,才压低声音说:“大侄子啊,八路军现在特别缺子弹,你看能不能给弄点来?”王云蓬一听,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惊讶地说:“婶子,您这是干啥呀?这事儿可危险了,要是让日本人知道了,咱可就没命了。”马宗英拉着王云蓬的手,眼里闪着泪花说:“大侄子啊,我知道危险,可八路军是在保护咱们老百姓啊。你想想你姑父,不就是被鬼子害死的吗?现在咱得为抗日出份力啊。”王云蓬听了这话,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低下了头。他心里想:“是啊,我现在这样活着,像什么样子,天天被同胞们看不起。”过了一会儿,王云蓬抬起头说:“婶子,我明白了,这事儿我管了。” 王云蓬就开始想办法弄子弹。他想到了伪军里的上司魏洪展,这魏洪展可是个大坏蛋,就是个贪财的主儿。王云蓬就买了些好东西,去找魏洪展。见到魏洪展后,王云蓬满脸堆笑地说:“魏哥,您看兄弟我这一天天的,跟着您干活,多不容易啊。”魏洪展得意地说:“那是,你跟着我,有吃有喝的,还不好啊?”酒过三巡,王云蓬就开始诉苦了:“魏哥啊,您也知道,咱们这些当兵的,天天和八路军打仗,可手里没子弹啊,就像老虎没牙一样,这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啊。”魏洪展一听,就火了,大声说:“这怎么行呢?我这就去找鬼子说说,多给咱们拨点子弹。”没想到,第二天,子弹就到手了,而且一共有500多发呢。 王云蓬赶紧把300发子弹交给了马宗英。马宗英拿着子弹,心里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好不容易拿到子弹了,发愁的是怎么把这些子弹运出去呢?马宗英眼睛一转,想到了自己的小买卖。她就做了好多馒头,然后把子弹小心翼翼地藏在馒头下面。 第二天一大早,马宗英就推着装满馒头的小车往城门口走。到了城门口,那些伪军一看是她,就没怎么在意,毕竟她天天都来进城出城的。马宗英可机灵了,她从车上拿下来几个馒头,递给伪军说:“各位兄弟啊,你们天天守城,多辛苦啊。婶子我做点小买卖,这是专门给兄弟们做的馒头,大家都尝尝,可香了。”那些伪军一听有馒头吃,眼睛都放光了,接过馒头就吃,哪还顾得上检查车子呀。马宗英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推着小车出了城。 八路军得到了这300发子弹,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战士们的士气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战斗力也大大增强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八路军能更加有效地打击日寇,保卫咱们的祖国。 马宗英和王云蓬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他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们的故事,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给人们带来希望。 多年以后,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人们提起马宗英和王云蓬的事迹,还是充满了敬佩。他们的行为不仅展现了对祖国的热爱,更体现了在那个特殊时期,普通民众不平凡的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1941年,一位老妇人邀“汉奸”侄子用餐,忽压低嗓音道:“孩子,给我弄300发子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1-18 07:31:11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