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河南一女子刚新婚三天,丈夫就被召回部队,不幸的是丈夫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可她竟转身嫁给了丈夫的大哥,直至30年后的烈士陵园,她才能跪倒在丈夫的墓碑旁哭诉自己的委屈。 王长献出生于1963年,那个时候距离战争还没有多长时间 ,很多人都知道很多抗战时期发生的事情,就会用这些事情来当成故事讲,小孩子都爱听。 王长献就是听着这些事情长大的,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去参军,想要和故事中的那些英雄一样,保护我们的国家。 在他18岁那年,他果断报名入伍,当他带着体检合格的报告回到家里的时候,王长献的妈妈却是十分担心。 做母亲的当然也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但是他也担心儿子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同时也有另一桩事牵绊着她。 在她看来,儿子年龄也到了,也该张罗着找对象了,于是就找媒婆介绍了一个姑娘,那个姑娘就是谢玉花。 不过也并不是直接结婚,而是先处对象,两人在见面后都对对方非常满意,在王长献去了部队之后,两人也经常会写信,以此来联络感情。 谢玉花对王长献也是非常满意的,而且她也知道王长献是在为自己的祖国而努力,自然也没有什么不满。 一直到王长献回家探亲,趁着这个机会,王长献和谢玉花完婚了,夫妻俩都憧憬着未来,可是事情就是来的这么突然。 就在他们完婚的第三天,部队就来了紧急通知,那时候越南已经骚扰我们很久了,而且动作越来越放肆,为了保护边境的百姓,国家决定反击。 王长献也上了战场,而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王长献的父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们基本上是全靠母亲拉扯长大的。 而且王长献的大哥身体也不太好,干不了重活,底下又还有两个尚且年幼的弟弟妹妹。 同年,老山战役中,许多战士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王长献也在其中,当他的死讯传到家里的时候,他们还在期待着王长献能够回家。 可是最终却只等来了这样一个消息,谢玉花顿时悲痛欲绝,恨不得能跟随王长献一起去了。 但是她也知道丈夫心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人,她不想让自己的丈夫到地下了还不安心,于是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嫁给王长献的哥哥撑起这个家。 她把这个想法跟王长献的哥哥说了,两人一拍即合,婚后,谢玉花也是全力支撑起这个家,随着弟弟妹妹长大,他们的生活也终于是没那么困难了。 她做到了对王长献的承诺,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她选择了留下来,一直到30年后,她才鼓起勇气来到了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看着墓碑上那依旧年轻的面容,她哭的不能自己,仿佛要把几十年来的悲痛都哭出来。 可是她也并不后悔,之后政府在得知她的家庭情况之后还给予了一定补助,他们家的生活也好了很多。
1984年,河南一女子刚新婚三天,丈夫就被召回部队,不幸的是丈夫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岔气查理
2025-01-16 18:04:04
0
阅读: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