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鸱尾”到“螭吻”的前世今生
温纶说过去
2025-01-16 17:06:50
许多古建筑正脊两侧有兽的造型,起到一种装饰作用,称为“鸱尾”或“螭吻”。提到古建筑,就把许多建筑构件的造型跟“龙生九子”对应起来,这实在是一种附会。不是所有的神兽都是龙的儿子,也不是所有神兽的来源都跟龙有关。
唐代苏鹗《苏氏演义》:“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这种说法是鸱尾作为建筑构件的公认起源。根据这种说法,“鸱”原作“蚩”,从虫,是一种水中神兽,尾似鸱,据说因为水的属性而能预防火灾,因此放在正脊两侧作为装饰且具有防火的寓意。
但是汉以前建筑基本没有鸱尾的存在,这种说法其实也是一种附会,附会名人又赋予其象征意义,这是中国人附会的常用操作。实际上,鸱尾上翘的形状应该就是正脊两侧自然的延伸物,最早可能是较大的瓦片,后来为了使建筑有一种灵动的气质,可能逐渐上翘,发展出了尾部卷起的形态,进而为了解释其形状,产生了“汉武帝作柏梁台饰鸱尾”的附会之说,而虫字旁的“蚩”也写成了鸟字旁的“鸱”。
在唐代以前,鸱吻就已经出现在建筑装饰上了。在北朝时期的壁画中,可见到非常明显的鸱尾造型,位置就在建筑物正脊两侧,其形象与唐代鸱尾大同小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像鱼尾或鸟尾的鸱尾逐渐演变成了龙的形象,唐代鸱尾是鸟与兽形象的结合体,吻作兽形,似龙,尾作鸟形,卷曲上翘。此后,鸱尾这种造型又进一步从鱼形、鸟形演变为龙形,其图案从以尾部为主变成以吻部为主,而“鸱尾”也逐渐改称“鸱吻”或“螭吻”。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自战国以至秦汉,中原人将无角龙称为螭,将其形盘曲而伏相互缠绕者称为蟠螭,常用于铜镜装饰上。
可见早在先秦时期,“螭”作为龙的形象就已经出现了,而最初的鸱尾并没有被称作“螭尾”,所以说最早的鸱尾与龙并无干系,后来的由“鸱”变“螭”其实就是随着形状的演变,借鉴古称所起的名称。
随着“鸱尾”演变为“螭吻”,对它的进一步附会也更加系统化,其形象也逐渐变得饱满起来。明代李东阳《怀麓堂集》记载:“龙生九子,蚩吻(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螭吻开始和龙生九子的传说联系到一起。
而在明代中期李东阳、杨慎等人的总结下,“龙生九子”的说法更加严密精准,其名称、形状、习性都有了明确的记录,螭吻也被吸纳进来成为龙的第九子。
0
阅读:0
田呀甜啊田
更喜欢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