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只留下一封信件便离家出走,把年幼的孩子抛给丈夫不闻不问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1-15 14:29:24

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只留下一封信件便离家出走,把年幼的孩子抛给丈夫不闻不问。直到17年后,她才满头白发的回到家中,但她的子女非但没有怨言,还抱着她大哭,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王承书自小就挺聪明,学习上那叫一个厉害,理科成绩特别出色。   18岁那年她直接被保送进了燕京大学物理系,而且是系里唯一的女生,妥妥的学霸。   过去的中国,经济贫困,国力不强,遭受了许多外国的欺负。   目睹这一切,王承书的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科学报国的种子。   她深知,掌握知识就是拥有力量,科技发展是救国之道。   她为了提升学术水平,决定到美国深造,拜在了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的门下。   王承书在美国的科研领域表现出色,学术成就连连,逐渐在国际上小有名气。   她和她的导师共同发明了一个叫“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的公式,这个公式让整个物理学界都为之震惊。   当时,很多人都预言,如果王承书继续留在美国,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生活条件很好,未来也一片光明,她却没忘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祖国的召唤,始终在她心中回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像一道闪电,划破了王承书平静的生活。   她意识到,报效祖国的时刻到了。   周总理通过广播,向海外学子发出回国邀请,王承书毫不犹豫地响应了号召。   美国政府很看重王承书的能力,所以想方设法阻挠她,包括监视她、扣留科研资料和非法审问,手段极其多样。   她的导师也劝她留下,认为回国是放弃了大好的科研前途。   但王承书态度坚决,她深知,新中国百废待兴,正需要像她这样的科技人才,她不能等条件好了再回去,她要亲手参与祖国的建设。   周总理得知王承书的遭遇后,非常重视,在日内瓦会议上,通过“以人换人”的方式,才最终使王承书得以回国。   1956年,王承书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她曾在日记里说,要是回了国,国家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1958年,钱三强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转行研究热核聚变技术,也就是俗称的“人造太阳”。   这对于已经在气体动力学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王承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场答应。   短短两年,她便率队在国内打下了热核聚变研究的基础,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   1961年,钱三强又找到了王承书,这次他们面临的是一项更为艰难的任务——探究高浓缩铀,这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材料。   这项任务不仅需要极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绝对的保密。   这意味着,王承书要放弃已有的研究成果,再次转行,而且要离开家人,隐姓埋名,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正常生活。   在国家召唤面前,王承书又一次表示:“我愿意。”   她给家人留下一封信,便悄然离开,前往兰州504厂,从此销声匿迹。   在504厂,王承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苏联专家离开时,把所有有用的东西都带走了,只给我们留下了些不值钱的旧东西。   科研条件极其简陋,实验设备落后,但她没有被困难吓倒,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   她得靠算盘和手摇计算器完成那些繁琐的计算,反复核对,绝不能有半点错误。   她工作强度大,头发都白得快了,可她从没说过一声苦。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   这声巨响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也包括王承书17年的默默付出。   王承书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奉献。   为了回国,她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和几乎唾手可得的诺贝尔奖;   三次转行,从零开始,抛家舍业,隐姓埋名17年,与家人天各一方。   这就是王承书的一生。   1978年,王承书终于回到北京,与家人团聚。   此时,她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   1994年,王承书离世,她把所有积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和党组织,没有留下太多话,只说把自己的书和笔记留给搞科研的人。

0 阅读:83
贺绪云讲历史

贺绪云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