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开国上将许世友逝世,关于其葬礼事宜,邓公明确要求不能立碑,可一年之后,许世友墓前竟多了一块墓碑,这是为何?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了解为何邓公不允许立碑。 早在 1956年,中央就拟定了一份《倡议书》,倡议书中,主要内容是讨论火葬和土葬,土葬由于占用耕地、浪费木材,所以,国家开始大力推崇火葬。 很快,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中央领导人就在倡议书上签了字,在他们的带头作用下,很多干部和将领也都放下了顾虑,纷纷签字。 可是,军中有一个人很特殊,不仅不愿意签字,还专门找到毛主席,述说内心的不解,这个人正是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 为何许世友要“搞特殊”呢?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字:孝。 许世友曾多次跟身边人说:“活着尽忠,忠于党忠于人民;死后尽孝,土葬为父母看坟。” 许世友小时候家里穷,父亲走得早,他一直跟母亲相依为命。 8岁那年,许世友进入了少林寺习武,可在一次回乡探亲时,遭遇了当地地主儿子的挑衅,最后他忍无可忍,失手将其打死。 之后,许世友只能离家四处流浪,也正是因此,他时常感觉对母亲有所亏欠。 革命年代,和建国后不久,许世友也曾数次回乡看望过母亲。 不过,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许世友都身负很繁忙的工作,在家里待的时间也比较少,但无一例外的是,他每次看到母亲的身影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1959年,许世友终于又得到了回老家的机会,可是,那时的母亲已经病逝了,他站在母亲坟前失声痛哭,哽咽地说道:“娘,对不起,忠孝两难全,我活着不能为你尽孝,死后要葬在你身边,为你守坟。” 时间一晃来到了1985年,尽管许世友多次向中央提议要实行土葬,但一直到他临终都没能收到同意的答复。 10月22日,许世友因病离世,对于后事安排,邓公特许土葬,并表示下不为例。 10月26日,在邓公的指示下,王震赶到了南京军区,向许世友的家属宣布了关于葬礼的事宜,其中就有4个“不许”:“不准开追悼会、不准登报宣传、不准家属子女外传、不准传播丧事。” 之所以有4个“不许”,完全是考虑到葬礼的影响。 前面也提到,从5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就开始推行火葬,但中央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准许了许世友土葬的请求。 但是呢,中央还考虑到,如果这件事传出去,可能会让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或媒体大做文章,所以,4个“不许”完全是出于“保密”考虑。 许世友的墓穴前没有墓碑,但是,往后的1年时间里,有很多参观者来到许世友墓前吊唁,当他们看到,这位为国奉献大半辈子的将军竟然连墓碑都没有,心里很是不解。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向上级反映这件事,希望能为许世友将军立碑。 很快,中央得知了此事,并把这件事安排给了王震处理,于是,一个刻有“许世友同志之墓”的墓碑就被立了起来。 许世友是一名骁勇善战、很有个性的将军,同时他也是一位“大孝子”,可老话讲,自古忠孝难两全,许世友把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土葬这件事显得就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