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两次给女英雄刘胡兰题词,但同样是英雄的董存瑞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毛主席最后以“不适合”为由拒绝了,而事后,大家才得知伟人的高明之处。 毛主席第一次给刘胡兰题词是在1947年3月26日,这天,任弼时向毛主席讲述了刘胡兰在面对敌人时的大义凛然、不惧牺牲,毛主席听后,内心极受感触。 “刘胡兰!刘胡兰!”毛主席轻声说着,眼角里还泛着泪光。 随后,毛主席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要知道,当时正处在解放战争最为激烈的时期,毛主席在百忙之中为一个年轻女党员题词,无疑是对解放军全体官兵的激励。 1957年1月12日,这天是刘胡兰英勇就义十周年纪念日,共青团山西省委专门组织开展了纪念活动,并派人到北京,请毛主席再次为刘胡兰题词。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1947年的题词因为战争缘故不慎丢失。 为此,毛主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再次挥笔疾书,题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最后的落款还是“毛泽东题”4个字。 相比于刘胡兰,董存瑞烈士的题词者并不是毛主席,而是朱德朱老总,这是怎么回事? 建国后不久,在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了“全国战斗英雄”。 1956年,《董存瑞的故事》书籍出版,全国人民在了解了董存瑞的英勇事迹后,无不竖起大拇指。 除了老百姓外,董存瑞还获得了地方领导的特别关照,在1956年,隆化县准备修建一座董存瑞纪念碑,并希望毛主席能给董存瑞题词。 最后,去北京的任务交给了冀兴坡同志,他曾经就负责过董存瑞烈士陵园的筹建工作。 带着县委和县人委干部写的信,冀兴坡去到了北京,还获得了政务院内务部部长谢觉哉的热情接待。 在得知了冀兴坡此行的目的后,谢部长十分支持,并将此事安排给了优抚司邹司长负责。 最后,在1957年6月冀兴坡收到了一份题词。 题词上有八个字:“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看着铿锵有力的八个大字,冀兴坡心里乐开了花,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落款处并不是毛主席,而是写着“朱德,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九日”。 冀兴坡疑惑地询问邹司长:“毛主席不是给刘胡兰题过词吗?怎么这次不给董存瑞题词呢?” 对此,邹司长一句话就解释了其中缘由,他说了什么呢? 冀兴坡在1956年去北京,是带着全县人民的期望去的,什么期望呢?就是能请毛主席亲自题词。 可最后的落款却成了朱老总,冀兴坡心里很不是滋味。 对此,内务部优抚司邹司长回复说:“毛主席说刘胡兰是群众,董存瑞是军人,所以还是请总司令题词合适。” 原来,刘胡兰在10岁时加入儿童团,抗战胜利后,他又去到了妇女训练班,不久后担任了区妇联干事,主要负责参与土改运动。 董存瑞就不一样了,他在1945年参加八路军,战场上立功无数,还获得过1枚“毛泽东奖章”。 所以,身为军人的董存瑞,理应由管理军队的朱总司令来题词。 而且,把题材任务交给朱老总,体现出的还是对朱老总的尊重,这也是一种顾全大局的体现。 最后,在1957年的10月18日,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的正面镶嵌上了朱老总所题的“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这八个字,是对董存瑞的高度评价,这种“精神之柱”也将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
毛主席曾两次给女英雄刘胡兰题词,但同样是英雄的董存瑞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毛主席最后
百年战争录
2025-01-14 16:43:54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