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河北一农妇去世后留下神秘黑色箱子,生前曾叮嘱儿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把里面的秘密说出去,当儿子打开后竟发现7000斤粮食借条,同时也意外揭开了一段隐藏了40年的秘密。 这名农妇叫张翠屏,儿子叫朱海清,丈夫去世的早,只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在儿子的印象里,母亲一直都是靠种地为生,就是一个辛勤劳动的普通农民。 朱海清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又发现了那个黑色的箱子,他对这个黑箱子印象颇深,小时候因为贪玩以为箱子里装的是宝贝,就擅自将其打开,母亲知道后,大声训斥了他一顿,从此就把箱子藏了起来。 可朱海清还是很好奇,这个箱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他从母亲遗留的一串钥匙中试了好久,终于打开了这个黑色的神秘箱子。 打开箱子后,最上面的是一叠早已发黄的地图,朱海清小心翼翼地将其铺开,发现这几张都是河北地区的交通地图,而剩下的,竟全部都是借条。 朱海清根据借条模糊的字迹辨认出,这些借条都是借给八路军的,粗略的算了一下,竟然有7000多斤粮食。 朱海清一下子就被震惊住了,这样让他想起了母亲对他的教导。 母亲从小就告诉朱海清,中国人应该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作为一名中国人,永远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朱海清想到这里,又回忆起了之前闹饥荒的时候,母亲饿的去啃树皮也都没有拿出这些借条来兑换粮食,因为她不想给国家和党添加麻烦。 想到这里,朱海清泪流不止,也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随后,他重新给箱子打造了一把锁,替换掉了锈迹斑斑的老锁。 为了尊重母亲的遗愿,再次把箱子封存了起来,并且也不打算向任何人提及此事。 直到1988年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红军找到了朱海清,这才让朱海清了解了母亲的过往。 这位老红军名叫李运昌,是当时的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员,随后他向朱海清讲述了父亲和母亲当年的英雄行为。 朱海清的父亲朱殿坤原本就是八路军的地下交通员,当时的他满腔热血,凭借对周边地形的熟悉多次带领八路军躲过日军的大扫荡。 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张翠屏也加入到了抗日的队伍中,于是朱家就成了八路军的临时秘密联络点。 后来李运昌司令带着300多名战士驻扎在了张翠屏所在的村里,可我军的电报却被日军截获,他们一共7000多人正朝这里赶来。 接到这个消息后,由于双方人数悬殊太大,李运昌司令决定利用日军不熟悉地形的优势从山间小路率部队撤离。 他派人去了朱殿坤家,可朱殿坤已经外出去执行了其它的任务,这时张翠屏自告奋勇的说我可以来给你们带队,可战士们看到张翠屏挺着大肚子,只好拒绝。 可张翠屏很倔强,她知道部队肯定是遇到了困难,于是她趁战士走后又悄悄的跟在了他们的后面,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李运昌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部队在张翠屏的带领下,经过一条山间小道顺利的绕到了山的后方,躲开了山下日军的围捕,可就在这时,意外却发生了。 在走到一条结冰的河中间时,张翠屏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随军的卫生员一看是要生产了,战士们纷纷脱下了自己的大衣垫在了冰面上。 由于冬天寒风刺骨,为了张翠屏的安全,所有的战士全都站在一起围了一圈又一圈,用身体阻挡迎面而来的寒风。 很快,孩子健康的出生了,还是个男孩,张翠屏表示让李运昌帮忙起个名吧,李运昌想了一下:“既然是在冰上出生的,小名就叫冰儿吧,大名等他父亲回来给他起吧”。 随后,部队越过这条河就已经安全了,张翠屏也拒绝了李司令安排战士护送她回家的好意。 回到家后,她在炕头上还没坐热,却听到了丈夫被日本人残忍杀害的噩耗,她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她决定带着丈夫的遗愿继续进行革命事业,经常救治附近的八路军伤员,并拿出家里为数不多的粮食给到伤员。 从那以后,李运昌一直都在寻找张翠屏,可张翠屏却默默无闻的隐瞒起了自己的身份,当年的事情从未对任何人提及,直到后来经过当地政府多年来的寻访查找,这才终于找到了张翠屏家。 后来李运昌跟随朱海清一同前往母亲的坟前祭拜,李运昌泪流不止,哽咽的说道:“恩人,你是我和几百名战士的救命恩人呐,你为国家付出了太多了”。 事后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向张翠屏和朱殿坤这样的无名英雄致敬,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只能把这一代代传承,继续发扬光大,让这些默默奉献的人好好安息。
抗战时期,八路军队长发现了一件蹊跷事:八路军只要在铁路线上一活动,日伪军就马上出
【3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