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白加黑横空出世,短短180天销售额1.6亿元。这款感冒药引发的市场震动,至今让人记忆深刻。就在公司风头正劲时,它的创始人徐无为却“疯了”。办公室里,他哭过,笑过,甚至一度被人送去医院。 “治疗感冒,黑白分明”,这句广告语,曾经响彻大街小巷,如今却鲜有人提及。 白加黑,这款曾经风靡全国的感冒药,是如何在短短十年间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感冒药市场挺热闹。 康泰克、康德、三九感冒灵等知名品牌,早已在市场上占据了主要份额。 这些产品虽然疗效不错,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副作用”:服用后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对于白天需要工作学习的人来说,这确实挺麻烦的。 那时候,国内的感冒药市场大同小异。 几乎所有的药品都依赖类似的成分和作用,缺乏创新点。 就在这时,盖天力制药厂的掌门人徐无为,在美国考察时发现了一款名为“Bufferin®Cold”的感冒药。 它采用日夜分服的模式,白天服用不瞌睡,晚上服用助睡眠。 徐无为及时抓住了这个新颖的想法,并把它介绍回了国内。 1995年,白加黑横空出世。 这种药片分黑白两种,一句“白天用白片精神百倍,晚上用黑片睡得香甜”的广告词。 立刻吸引了顾客的注意。 在那个信息传播渠道相对单一的年代,电视广告是品牌宣传的主要阵地。 徐无为砸下重金,在全国上百家媒体投放广告,白加黑的知名度迅速飙升。 白加黑凭借独特的定位和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很快就在感冒药市场上崭露头角。 上市仅半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6亿元,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16%。 很多人都知道白加黑是治感冒的特效药。 然而,好景不长。白加黑的光环逐渐褪去。 公司里有些小摩擦,还有营销方法没跟上节奏,导致白加黑的销量开始往下掉。 徐无为四处奔走,试图力挽狂澜,但效果甚微。 与此同时,一位名叫郭家学的陕西教师,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商海中崛起。 他创办的东盛集团,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了从一家小公司到医药巨头的蜕变。 1999年,郭家学将目光投向了陷入困境的白加黑。 他看到了这个品牌的潜力,也看到了自己扩张商业版图的机会。 2000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禁令,禁止含有PPA(苯丙醇胺)成分的药品上市。 这对众多药企来说,简直是场大灾难。 然而,对于白加黑来说,这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因为白加黑不含PPA成分。 郭家学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大肆宣传白加黑的安全性。 并邀请医学专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提升了白加黑的品牌形象。 其他感冒药都不好卖了,很多人就选了白加黑。 尝到甜头的郭家学,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大展拳脚。 他带领东盛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涉及医药、保健品、零售等多个领域。 东盛集团虽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不少潜在问题。 疯狂扩张的背后,资金链正变得越来越紧张。 郭家学曾计划将白加黑推向海外市场,但由于资金问题,这个计划最终搁浅。 2004年,东盛集团的资金链彻底断裂,负债高达48亿元。 面对巨额债务,郭家学不得不选择断臂求生。 2006年,他将白加黑以12.64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德国拜耳集团。 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最后黯然离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1995年,白加黑横空出世,短短180天销售额1.6亿元。这款感冒药引发的市场震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1-14 15:29: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