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30日,白崇禧在南京的军事会议上,满口答应指挥华中、徐州百万大军,承诺张淦、黄维兵团开赴徐州战场,不料第二天,他就变卦了。 在不久前,何应钦、顾祝同眼见东北战事败局已定,徐州的大战一触即发,不得不召集刘斐、萧毅肃等人商议对策,并由作战厅长郭汝瑰具体制定计划。 讨论的结果是,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难堪大任,没有组织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徐州的部队。当然,最终还是要蒋介石来决定是否可行。 刘峙是老蒋的“五虎将”(另外四人为陈诚、顾祝同、蒋鼎文、卫立煌)之一,曾颇受信任,但后来其糟糕的表现,让老蒋对他的能力产生质疑,一度弃之不用。 1948年6月,国民党分别组建了华中、徐州两大“剿总”,由白崇禧、刘峙分任总司令。白崇禧是被老蒋从“国防部长”的位置上贬去华中的,他是四大“剿总”总司令中,唯一的陆军一级上将,其他三人都是陆军二级上将。 以白崇禧的能力,是完全能胜任华中“剿总”总司令这个职务的,人们普遍诟病的是刘峙,认为让他去主持兵力最多、最重要的徐州“剿总”,实在是个糟糕的选择。 据郭汝瑰回忆,有国民党将领直言说:“徐州是南京的门户,需要派一员虎将镇守;就算找不到一虎,也至少得是一狗,如今派了一头猪来,眼看大门守不住了。” 郭汝瑰没有言明这番话是谁说的,但不少人认为是邱清泉,因为这符合他的一贯作风。作为潜伏者的郭汝瑰,也都感到这个任命太过离谱,忍不住问顾祝同怎么会选刘峙。 顾祝同叹了口气,告诉郭汝瑰,老蒋盘算来,盘算去,在可靠的有上将军衔的人选中,发觉只有蒋鼎文和刘峙了,而昔日的“飞将”蒋鼎文早就废了,整日狂赌烂嫖,相比之下,刘峙更为合适。郭汝瑰听后,咋舌不已,不由得感慨,老蒋竟然无人可用到了这种地步。 辽沈战役打响后,老蒋去指挥东北战事,把刘峙在军事上最重要的副手、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带走了。杜聿明走后,刘峙整日无所事事,当邱清泉、黄百韬、李弥等兵团司令官向他请示军情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还是等光亭(杜聿明的字)回来吧。” 何应钦、顾祝同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召集几个信得过的人讨论后,认为还是让白崇禧统一指挥为好。商议好后,何应钦、顾祝同派郭汝瑰去北平找正在那里督战的老蒋,汇报此事。 老蒋听完郭汝瑰的报告后,低头思考了一会后说:“就按何部长、顾总长说的办吧。” 郭汝瑰又说:“顾总长的意思是,白总司令只是暂时指挥。” 老蒋这时倒做足了姿态,摆摆手说:“不必了,就让白健生(白崇禧的字)去统一指挥嘛。” 郭汝瑰回到南京后,马上见了何应钦、顾祝同,两人得知老蒋答应的这么痛快,都松了口气,随后又通知了白崇禧。白崇禧见老蒋竟然愿意让他指挥两个“剿总”合计百万大军,顿时心动了,答应了赴任。 10月30日,白崇禧从汉口乘坐飞机来到南京,当天下午,就参加了由何应钦主持的军事会议。在会上,当何应钦提出设立统一指挥华中“剿总”、徐州“剿总”的指挥所,由白崇禧任主任后,白崇禧满口答应,并且颇为大气的表示,马上就把华中“剿总”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兵团(黄维的十二兵团、张淦的第三兵团)调往徐州战场。 不料,在第二天的会议上,白崇禧态度大变,推翻了昨日愿意赴任和调两个兵团参战的承诺。何应钦、顾祝同反复劝说,白崇禧不为所动,最后只答应调黄维兵团参战,至于由桂系基干部队组成的张淦兵团,白崇禧以武汉附近突然出现状况为由,终止了调动。 何应钦、顾祝同见说不动白崇禧,只得给北平的老蒋发去电报。这时辽沈战役接近尾声,廖耀湘兵团已经覆灭,蒋军在东北只剩沈阳这一个主要城市。老蒋回电,让何应钦、顾祝同稳住白崇禧,他随后就回来劝说。白崇禧似乎预感到老蒋要回南京,突然乘飞机回到武汉,走的时候谁都没有告诉,等何应钦、顾祝同发觉后,白崇禧人都已经坐在了华中“剿总”的司令部了。 白崇禧答应的好好的,为何突然变卦?原因有三,其一,白崇禧在南京第一天的会后,又仔细研究了徐州的蒋军布局,发现刘峙在杜聿明离开后,将几十万大军摆成一字长蛇阵,一旦大战打响,首尾难以相顾,很容易被个个击破。以蒋军的效率,等白崇禧正式上任,再想变阵,实际上也来不及了。徐州之战,还未开打,就已经败了一半。 其二,白崇禧太了解老蒋的为人,用你的时候满口都是蜜,但一旦翻脸,可是会下死手的。若指挥徐州作战失败,白崇禧就会成为老蒋推卸战败责任的替罪羊,结局是不会好的。 其三,会后的当晚,白崇禧去李宗仁的住所,两人密谈了半夜。李宗仁在政治上的眼光向来比白崇禧高,关于两人到底说了什么,说法很多,但其结果就是,李宗仁让白崇禧坚定了不去赴任的决心。 至于刘峙这边,天天急吼吼的等着杜聿明回来,可直到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在碾庄,杜聿明人还在北平。徐州决战都开始了,蒋军连实际的指挥官都定不下,焉能不败呢。(图片:白崇禧)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