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集中营的几个国军战俘在替日军喂猪时,由于好几天没有吃东西,实在

史记峰会 2025-01-14 00:23:49

1941年11月,集中营的几个国军战俘在替日军喂猪时,由于好几天没有吃东西,实在是饥饿难耐,便捡食喂猪的白菜。一旁的日本兵发觉后,当场用刺刀杀死一人,其余几人被刺伤。 在这一年5月的中条山战役中,日军俘虏了3.5万国军。这场战役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此战国军被俘虏3.5万人,阵亡4.2万人,而日军伤亡仅3000人,据中条山战役幸存的国军战俘回忆,被俘人数3.5万是日军对外宣称的,实际上俘虏的国军更多,只是这些人被日军当场杀害了,所以国军阵亡的4万多人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被俘后遭到杀害的。 被俘的国军战俘被押送到日军在北方设立的各个集中营,仅太原集中营一次就押进九千多战俘,集中营的战俘剧增,住房成了大问题。本来,战俘住的房子就又破又漏,冬天冷,夏天热。如今连这样的房子也没了。 人多没地方住,日军就让战俘们盖了两栋大席棚,又在院内搭了许多小帆布棚。一些马架棚子,出口很小,弯腰才能进去,在里边连站起来都很困难。有的在地上放块木板,有的直接在地上铺点谷草,没有被褥,没有铺盖,只能找块砖头枕着,和衣而睡。一个小屋睡二十多人,连身子也翻不过来。战俘们晚上睡觉,马桶放在棚子的出口处,要想解手就得摸黑从其他人身上走过去。因而,每晚都因有人被踩而发出喊声。因为人多屋小,又放了只马桶,所以里面阴暗潮湿,气味难闻,不少人因为这种极端恶劣不干净的环境而患病。 原本集中营吃的是豆饼、麦麸、黑豆和掺有沙子的陈米。日军规定每人每月二十斤,就这点少的可怜的供应,还被日伪管理人员层层克扣。战俘每天两顿饭,每人每天吃不到半斤粮食。而且多是发霉的半生不熟的小米饭和烂菜汤,只有外出劳动时,中间才给加一个小馒头。战俘一般都没有碗筷,有的捡个破罐头盒当饭碗,有的用木棍当筷子。捡不到罐头盒的,有时连一口汤水也喝不上。 而开饭时的场景,更是难以想象:战俘先要排成面对面的两行,饭食盛在一个个的箱子内,由炊事员拉着盛饭的箱子,从两行人的中间走。炊事员边走,人们就赶快伸手去抓饭,有的把饭抓在自带的茶缸内,有的盛到罐头盒里,有的把饭抓在帽子里,也有的用衣襟去包。如果动作慢了没有抓到,或抓撒在地上,那就面临饥饿的威胁。饭吃不饱,又不给水喝,战俘们饥渴难忍,就趁外出时挖野菜吃,趁下雨天用罐头盒接雨水喝。 战俘在太原集中营穿的衣服,都是被俘时穿的破衣服,不管你在里边干什么活,住多长时间,都不给换。有的人穿单衣进的集中营,干一夏天活,早已破烂不堪,到了冬天无法御寒,敌人也不管。八路军战俘赵天才身上无衣,肚里无食,冻得全身发抖。在去厕所的路上捡了一个装石灰的草袋,晚上睡觉时,钻在里面挡风寒。不巧来了一个日本兵查房,用刺刀挑开草袋不叫他睡,还把他拉到井口,提起两脚向井里扔。难友们求情也不顶事,生死关头又来了两个鬼子,互相嘀咕一阵,赵天才这才免去一劫。也有一些人因忍受不了敌人的折磨,含恨跳井死去,国军的被俘团长王至善就是跳井自杀的。 战俘平时大小便都集中在院子里,苍蝇、蚊子、蛆蛹遍及院内,粪便满了没人淘,下雨天满院子都是粪便。甚至发生过战俘劳工掉进粪池淹死的事情。曾去太原集中营淘过粪的农民李成牛说,集中营的粪坑约有一丈多深,他去淘粪时,经常淘出战俘尸体。短短几个月,他就淘出十四具战俘尸体,其状惨不忍睹。由于集中营条件恶劣,日军派到营内的点名人员,怕臭怕脏,有时戴着大口罩,站在二十米之外的地方,高声喊叫,生怕染上传染病。 战俘在送往外地当劳工之前,先在集中营和太原当地服苦役。日军在营院内修瞭望台时,让战俘往台上背砖,有的战俘因饿得两腿发软,不停地战抖,砖常常从背上掉下来,日军因此曾打死两人。一个战俘身体患病,也没吃上饭,出操时身体打晃,一个日军看到后,不问青黄皂白,上去就是一脚,然后用刺刀将其活活刺死。 在炎热的夏季,集中营就像火炉一样炙烤,但天气的酷热竟也成了日军对“犯规”战俘的天然刑具。有一天,几个战俘在一起随便交谈了几句,被一个日本兵发现了。他发狂地吼叫着,让这几个人出来,走到院中站成一排,然后命令他们,一律仰起头来,睁大眼睛,盯着太阳看!日本兵则坐在休息室里,手拿皮鞭、木棍监视着,并相互笑称这叫“日光浴”。 华北的七月,毒辣的阳光就像烧烫的刀子一样切割着战俘们的肌肤,又像钢针要刺穿战俘们的眼球。他们面部被烤得通红,呼吸急促,嘴唇干裂起泡,脖颈处渗出大滴的汗珠,本就缺水的身体几近虚脱,很快就有人坚持不住摇晃起来。这时日军的皮鞭木棍雨点般地落到他们身上,他们被逼着再次站好,恢复原状。受过此种“日光浴刑法”的郭基羚说,平时无论这些日军高兴与否,经常把惩罚和折磨战俘作为他们取乐的一种方式。 太原集中营是日军于1938年6月建立的,先后关押过至少10万中国军队的战俘,战俘的死亡率高达40%,可谓是一座魔窟。

0 阅读:270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