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鸿蒙智行(渠道/门店)2024年鸿蒙智行渠道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传统大型经销

小宛说科技 2025-01-13 10:42:34

2025鸿蒙智行(渠道/门店)

2024年鸿蒙智行渠道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传统大型经销商投“华”,这对鸿蒙智行的销量组成、门店布局、产品分布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首先,“投华”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准确来说是加入“鸿蒙智行”+“AITO问界”的经销体系,做的是用户中心。两种门店的数量几乎相当,甚至AITO问界的门店会更多一些,这件事也彻底把用户中心的分类归属,摆到了台面之上。

在此之前,其实就有部分城市开启了鸿蒙智行和AITO用户中心的划分,即便是同一家经销商,也会区分两家用户中心,分别挂上各自的门头。之前在鸿蒙智行用户中心数量不足的时候,曾经共用过AITO用户中心交付过渡。现在鸿蒙智行的用户中心覆盖基本完成,两者的职能也进行了明确:鸿蒙智行(智界、享界、尊界)AITO(问界)

AITO问界作为鸿蒙智行品牌力最强,合作最久,保有量最高的一界,拥有独立的用户中心顺理成章,但用户中心并不只是服务的职能,还有销售职能。引入大量传统汽车经销商加入,一方面可以完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依托经销商集团的客户资源转化更多的销量。

从华为和赛力斯的角度,问界新增渠道,转化BBA用户带来新增销量是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但现实情况很可能是新增渠道的销量只有一部分来自于自身资源的转化,还会有一部分来自于原有用户池销量的争夺,也就是抢了体验中心的销量。

体验中心多以手机经销商为主,与传统汽车经销商的竞争之中,除了门店位置更容易触达消费者,其他资源(展车、交付、后市场配套)都不如用户中心。在品牌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力之后,体验中心展示露出的收益逐步减少,消费者在哪里买车,取决于谁的资源更多。2025年,随着AITO用户中心的增加,体验中心将会在与用户中心的销量争夺中,逐步丧失竞争力,而体验中心想要盘活资源,不进行过渡内耗的办法就是把重心向其他“界”转移。

鸿蒙智行用户中心虽然数量已经不少,但是与问界不同,其他三界的品牌还处于认知初期,需要体验中心复制“问界”之前的模式,更多的触达消费者。所以门店面积有限的体验中心,把重点放在其他三界,短期内可能会因为缺失问界的销量难受,但长期来看,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战略选择。

随着鸿蒙智行的车型越来越多,门店的展示问题迫在眉睫,单一的参考其他品牌的模式其实无法满足鸿蒙智行的需求。综合体验中心+用户中心+城市展厅+旗舰店的模式,也许才是最好的解法。

总结以上,个人判断,2025年问界的销量会更多的转移到传统汽车经销,也就是用户中心体系。这里包含了以用户中心做为基础,扩张体验中心的销量,本质是汽车经销商与手机经销商的销量争夺。而手机经销商的体验中心,一部分转向其他三界(或二界),继续发挥1+8+N客流对车的带动,主要针对于还未形成品牌效应的其他三界。奇瑞、北汽、江淮在销量没有达到足够量级之前,不会出现类似问界用户中心这样的模式,依然会全面依靠鸿蒙智行。

以上仅为个人想法,一切以官方后续调整为准[并不简单]

0 阅读:0
小宛说科技

小宛说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