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3月,孙殿英被阎锡山委任为军长后,晋军将领大为不满,认为和一个劣迹斑斑

史记峰会 2025-01-12 21:59:21

1930年3月,孙殿英被阎锡山委任为军长后,晋军将领大为不满,认为和一个劣迹斑斑的盗墓、贩大烟之徒为同僚是耻辱。阎锡山一番话,让手下将领们哑口无言。 面对群情激愤的晋军将领,阎锡山是这样说的:“你们这些军、师长,整日自诩是军校出身,可带的部队,都靠着我山西拨付的经费才能维持。孙殿英当过道长、帮会头子,还掘过皇陵,在华北贩卖烟土,看起来不堪,可人家的部队都是自己花钱维持的,说实话,你们谁有这个本事?” 一帮将领听后,竟然不知如何反驳。 5月,阎锡山、冯玉祥的联军和蒋介石的部队展开大战,参战兵力达百万之众,是此前军阀混战所未有的规模。 为了让孙殿英卖命,阎锡山、冯玉祥给了他反蒋联军第五路军总指挥及安徽省主席的头衔。 人们在讨论民国的小军阀时,总喜欢将孙殿英和石友三列为同一类,实际上两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石友三反复无常,手段狠辣,对部下稍有不满便以“活埋”的方式处理。孙殿英虽有多次倒戈的历史,但相较石友三,则不是那么无所顾忌,他还是有仗义的一面,就像这次中原大战加入阎、冯联军后,他作战还是非常积极的,并未保存实力。 开战之初,阎、冯联军在陇海路的攻势很猛,进展也很顺利,但随着刘茂恩就在豫东投蒋,导致战局恶化,作为先锋的孙殿英部在蒋军的反攻下,和阎、冯其余部队失去联系,孤军困守亳州城。 孙殿英亲自督战,蒋军进攻数日后,见伤亡太大,守军又很顽强,不得不改为包围。时而打,时而包围,持续了一个多月,亳州城还在孙殿英手中。 老蒋见好几万人马耗在亳州城外也不是办法,决定采取他最常用的“招降”手段。派谁当说客呢?老蒋选定了孙殿英的河南老乡、同盟会元老张钫。张钫本来和冯玉祥关系不错,但自从1929年,他参与了老蒋收买韩复榘的活动后,和冯玉祥关系破裂。 张钫顶着老蒋给的河南省主席头衔,来到了亳州。张钫属于河南的知名人士,孙殿英无论愿不愿意投降,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他让人收拾了一处院落,让张钫住下,整日好吃好喝的招待。 住了几天后,张钫反应过来了,孙殿英这家伙是把他给变相软禁了啊。孙殿英每过几天,都会来看望张钫,有一次他对张钫说:“你老分析一下,这次大战,谁会获胜?” 张钫反问:“你认为阎锡山、冯玉祥能取胜吗?” 孙殿英说:“我看差不多,老蒋的部队装备虽然好,但人数没我们多,而且我看士气也不如西北军的部队。” 张钫说:“你错了,你们最大的问题是内部各怀鬼胎,之前的刘茂恩不就是例子。" 孙殿英说:“不管怎样,我总归是不会投降的,还请你老在我这里多住几天。 冯玉祥得知张钫人就在亳州,而且已经待了十几天后,给孙殿英发去电报:“将张钫押到开封,赏20万大洋!” 接着,阎锡山的电报也来了,说若把张钫押去太原,赏30万大洋。 很快,老蒋的电报也来了,说只要把张钫释放,愿付赎金50万大洋。 孙殿英拿着三封电报去见张钫,兴冲冲的说:“你老的身价很高啊,冯玉祥那边出二十万要人,阎锡山那边是三十万,不过还是蒋介石出手大方,开价五十万。” 张钫气坏了,说:“你个家伙,我是出于好意来劝降,希望给你个出路,不料你把我扣押起来,待价而沽,你平日夸口多么讲义气,却是这种做派。” 孙殿英说:“他们三个的出价一个比一个高,再等等,我看过几天,说不上价码又高了,不过你老放心,我不会把你送去太原或开封的。” 张钫说:“好的很,等亳州城破后,我若不死,一定去找蒋总司令把你给杀掉。” 老蒋见孙殿英既不放张钫,也不投降,于是让围城部队改为进攻,打了几天后,孙殿英有些吃不消了,便又去见张钫说:“我这就把你老放了,希望你回去美言几句。” 送张钫走的时候,孙殿英叮嘱说:“你老回去后,让先不要打了,我这就收拾部队投降。” 老蒋见张钫被放回来了,以为孙殿英真要投降,便下令部队停止攻城,等待孙殿英部出城接受改编,为了安抚孙殿英,老蒋派人送去十万大洋。 孙殿英拿到大洋后,给老蒋发去电报质问,说不是五十万大洋吧,怎么就给了十万。老蒋哭笑不得,回电说,只要部队出城受降,剩余的四十万马上给。 这其实是孙殿英释放的烟雾弹,因为他得到了西北军孙连仲部即将赶到的消息。孙连仲部开到亳州外围后,孙殿英率部出击。 城外的蒋军,根本没想到已经被包围了二个多月的孙殿英敢主动出击,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光团长就死了两个,纷纷溃退。 亳州的解围只是暂时的,孙殿英在扣押张钫期间的表现,让阎锡山和冯玉祥对他都不大信任了,冯玉祥担心孙连仲的部队如果协防亳州,万一孙殿英突然反水,那么得不偿失,他让孙连仲向孙殿英传达命令:“放弃亳州,速退太康、杞县一带。” 孙殿英暴跳如雷,孙连仲劝说:“张钫离开了亳州城大肆宣传你已经投降了,没办法,一块撤退吧。“ 就这样,孙殿英在极不情愿之下,和孙连仲一同撤退,蒋军随即占领亳州。后来,张钫从老蒋口中得知,他被释放后,孙殿英还平白得了十万大洋,气得大骂。

0 阅读:255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