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73年,晋国的正卿栾书将公子孙周从成周接回,立他为国君,名为晋悼公。彼时的晋国犹如一只受伤的猛虎,虽怀壮志,但内外困扰,岌岌可危。晋悼公在位期间,施行了一系列巧妙的策略,既缓解了国内矛盾,又增强了国力,最终成功对外打击楚国,复兴了晋国的霸业,堪称“少年英才,风华正茂”。 晋悼公继位时年仅十四,正值“少年得志”之际。他对晋国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十多年来,晋国内乱频繁,赵氏被灭族的下宫之难、郤氏的三郤之乱,以及栾氏中行氏的弑君事件,令晋国如同一片动荡的海洋。面对这样的局势,晋悼公心中不免忐忑。 回国后,面对群臣的迎接,晋悼公直言:“我不过是个流亡公子,若你们只想立我为傀儡,那不如另寻他人。”这番话震撼了群臣,大家纷纷表示“唯国君之命是听”,因为弑君的代价,已让人心有余悸。 晋悼公深知,稳定国内局势是当务之急。于是,他果断放逐了几个曾协助晋厉公打压卿族的权臣,向群臣表明“我不会对你们下手”的决心。诸卿这才松了一口气,十多年的内斗终于结束。 接下来,晋悼公减轻赋税和劳役,停止大兴土木,让百姓安心耕作,积累粮食,增强国力。他亲自带头节省开支,号召诸卿出卖多余粮食,防止饥荒的发生。此时的晋国,仿佛重现了“富国强兵”的盛况,百姓们欢欣鼓舞,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国内矛盾缓和、国力增强后,晋悼公开始对外用兵。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中,晋国大胜楚国,但郑国仍依附于楚国,成为隐患。晋悼公决定先稳住后方,避免南方的楚国趁机捣乱。在魏绛的建议下,他与北方的无终戎讲和,确保了后方的安定,经济贸易因此繁荣,史称“魏绛和戎”。 后顾之忧解决后,晋悼公开始对郑国用兵。他决定不与楚军直接交锋,而是先施压郑国,耗尽其力量。晋军频频侵犯郑国边境,令其疲于奔命。楚国见状,也派兵侵犯宋国,要求郑国出兵相助。郑国在夹击下感到不堪重负,最终决定脱离楚国,转而依附晋国。 然而,郑国国内亲楚派实力强大,竟杀死郑僖公,立了小国君,继续依附楚国。面对这种情况,晋悼公果断采取军事手段,在郑国北方边境筑起虎牢关,并多次组织联军征伐郑国。他还采取新任正卿智罂的策略,将晋军分为三队,轮流攻击郑国。楚国虽多次来援,但晋国每次只动用三分之一的兵力,经过多次用兵,楚国逐渐力不从心。郑国最终决定向晋国投诚,成为晋国的附庸。 成功夺取郑国,使晋国的霸业如日中天。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公元前558年,晋悼公年仅二十九岁便去世,继位的晋平公年仅十岁,国家大权便被六卿把持,晋国再次走向分裂。 晋悼公以雄才大略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晋国重现辉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与晋文公相提并论。然而,英雄虽有千古之才,却无法阻止众卿逐渐强大的趋势。晋悼公英年早逝,晋国的命运也随之进入波澜起伏的新篇章。正所谓“风云变幻,英雄难再”,令人唏嘘不已。
刘邦当上皇帝后,突然想起自己和初恋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就偷偷摸摸地跑去沛县找人。
【1评论】【4点赞】
dreamlv
总把历史人物当成傻子,把史书当成自己意淫幻想的工具,以现代的视角去的看待历史人物,要么吹捧,要么翻案,所有的分析只不过流于表面,其实真正的答案已经在史书中,细节中记载,三家分晋,始于晋悼公,他在位期间九合诸侯,按理说是中兴之主,可是悼这个谥号明显不是啥好的称为,只能说名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虽做出了一定的善政,但更多的是君主和公卿之间政治的妥协的产物与个人的无奈,从悼公开始,晋国内部公族再无权柄,六大公卿已经把持国政,到最后三家分晋,晋国的衰弱其实是从悼公开始,他还不如晋厉公,起码厉公还知道利用外戚夺权,奋起反抗,如果说后来的掌权者对厉公的谥号,反应了他们内心对厉公的愤恨和仇视,那么给悼公的谥号更多的是嘲笑和讽刺,不然就凭悼公九合诸侯,再次称霸天下的功绩,他提拔的重臣和后续的国君,都不会同意给给他上悼这个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