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需要我,我要立刻回去!”得知祖国芯片行业遭遇“卡脖”,科学家杜灵杰果断拒绝了美国百万年薪的诱惑,毅然决定回国。
1986年,杜灵杰出生在江苏镇江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他就是个“别人家的孩子”。
高中时期,他的物理天赋展露无遗,屡次在竞赛中获奖,最终以优异成绩进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南京大学,是他的梦开始的地方。
他不仅扎实掌握理论,还在导师的指导下初步接触到了半导体物理研究。
从那个时候起,他的目标就已经明确:为国家在科技前沿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1年,他凭借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莱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那里,他如鱼得水,连续攻克多个学术难题,发表了多篇重量级论文,奠定了他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
随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他的研究方向直指半导体人工晶格,这是芯片领域未来突破的核心。
通过艰难实验,他实现了多个“国际首次”,例如在半导体人工石墨烯结构中成功观测到量子效应。
这些成果,让他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焦点。
许多美国企业不仅向他抛出高薪邀约,还承诺提供一流实验室和研究团队。
放在普通人身上,这样的诱惑难以抗拒。
但杜灵杰并没有被这些条件打动。
他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争”中,留在美国意味着什么,回到祖国又意味着什么。
芯片,被誉为现代科技的“心脏”。
在长期的技术积累中,中国芯片行业起步较晚,核心技术和设备高度依赖进口。
甚至有段时间,中国的芯片进口额超过了石油。
2019年,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全面封锁。
从技术设备到知识产权,全面“卡脖子”的限制让国内企业陷入困境。
没有自主芯片,国家科技发展的步伐就会被遏制。
他说:“这个时候,怎么能留在美国呢?”
2019年,杜灵杰谢绝了美国企业的邀请,带着满腔热血回到南京大学。
他的母校为他的科研提供了最大支持,但在实验室从零起步的过程中,他依然面临重重困难。
设备的购置,实验室的组建,团队的培训……每一件事,他都事必躬亲。
为了节省时间,他经常把工作排到凌晨。
短短几个月后,他的团队已初具规模,研究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他回国的第一项研究任务,便是聚焦于半导体人工晶格芯片技术。
从基础物理到应用技术的跨越并不容易,但杜灵杰始终坚信:“只有深挖基础,才能让应用走得更远。”
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爱国学者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国家重于一切”的答卷。
“航天之父”钱学森,被美国政府非法软禁五年后,终于回到祖国,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牢固基础。
“拼命黄郎”黄大年,放弃在英国的高薪职位,回国组建地球探测技术团队,为中国地下资源探测和军事防御做出巨大贡献。
与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他身处一个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
他的科研不仅需要面对技术封锁,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落地的全流程突破。
回国后的短短几年里,杜灵杰的团队屡屡实现重大突破。
他们首次观察到拓扑边缘态狄拉克点的存在,首次实现拓扑激子绝缘态的实验观测。
这些成果为芯片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支撑。
他的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在应用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例如,利用人工晶格调控芯片能带结构,使得芯片能耗更低、性能更强。
这一技术为中国芯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可能。
他的成就不仅赢得了国内学术界的认可,也引发了国际同行的关注。
杜灵杰从未把个人成就当作终点。
在他的心中,科学的意义不仅是突破技术难题,更是为国家发展赋能。
他说:“芯片问题,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的问题。
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研力量,中国芯片行业才能真正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因此,他始终注重团队建设和青年学者的培养。
杜灵杰用自己的选择,诠释了“国家利益重于个人利益”的信念。
他的故事,既是对“国为重,家为轻”这一精神的传承,也是新时代科技报国的生动写照。
正如他所说:“祖国需要我,我要立刻回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争中,他无疑是中国科技最闪亮的旗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