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张爱萍将军荣升国防科委主任,亲赴基层工厂斥责:“我的专家和工程师们在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1-12 06:22:33

1975年,张爱萍将军荣升国防科委主任,亲赴基层工厂斥责:“我的专家和工程师们在哪里?立刻把他们找来!那些无能之辈,占据着职位不做事,就像蹲在茅坑不拉屎一样,全部给我赶走!” 【消息源自:《张爱萍在1975:在政治风暴中完成“尖兵”卫星》《张爱萍为建设人民海军广集人才》,2009年1月23日 凤凰资讯 中国军网】 1975年的中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那阵狂风暴雨中缓过些神来。这个时候的张爱萍被任命为国防科委主任,就像是在一艘有些破败且航向有些迷茫的大船上,被委以掌舵科技和国防建设方向的要职。 张爱萍到任后,马不停蹄地就往基层工厂跑。他走进那些工厂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幅多么让人心焦的画面啊。就拿其中一个工厂来说吧,他一进去,办公室里稀稀拉拉没几个人。那些在生产车间的工人,也都无精打采的样子,机器设备就那么静静地待着,好像也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混乱。他找了好几个工作人员询问情况,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唯唯诺诺地说:“首长啊,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很多重要的活儿都没人牵头。” 张爱萍皱着眉头,四处查看。他发现好多本该是由专业科研人员把控的项目,却被一些不怎么懂行的人占着位置。有一次在工厂的走廊上,他碰到一个占着科研岗位却在闲聊的人。张爱萍气不打一处来,上去就质问:“你是干什么的?这个岗位需要专业知识,你怎么在这里闲扯?”那个人还支支吾吾地解释。 后来有一次工厂开会,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的。张爱萍往那台上一站,满脸的严肃。他没有拿演讲稿,声音洪亮地开始发问:“我的专家与工程师都去哪里了?全都给我找过来!”他一边说一边挥舞着手臂,“你们看看这都像什么样子,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把好好的科研位置都给毁了。就说舒龙山那几个人,啥也不干,还赖着不走,赶紧给我走人!” 他的话就像一颗颗炮弹在人群中炸开了。那些平时浑水摸鱼的人,这下都低下了头。有一些还想辩解几句,张爱萍根本不听,大声说道:“你们不用跟我解释,拿出成果来,不然就卷铺盖走人。” 从那以后啊,工厂像是换了一副模样。那些被不合理安排的人被清理出去,真正有能力的人开始各就各位。科研人员开始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里钻研,在车间里指挥生产。就像一群迷失方向的士兵找到了指挥官,重新有序地行动起来。 张爱萍不只是在国防科委这边大显身手。回想起1949年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开拓者。他要组建新中国第一支海军——华东海军。当时可是困难重重,要啥没啥。他就到处奔走,去各个地方招揽人才。他在码头遇到过一个老水手,老水手看他诚心诚意,就说:“我这一辈子就懂这点航海的事儿,我跟定你了。”就这样一点点地汇聚力量。 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那是对他能力和贡献的极大认可。到了后来参与两弹一星项目的时候,他的作用那也是不可忽视的。很多人记得在一次项目研讨会上,有人对某个关键技术环节有疑虑,张爱萍坚定地说:“再难我们也要攻克,我们的背后是整个国家和人民。”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科技和国防事业就像一辆加足马力的列车快速前进。就说那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的发射吧。张爱萍亲自指挥的时候,在发射场跑来跑去,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环节。他一会儿对技术人员说:“这个参数一定要精确,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会儿又鼓励大家:“我们做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大家咬咬牙就过去了。” 当火箭发射成功的那一刻,整个发射场欢呼雀跃。张爱萍站在那里,虽然满脸疲惫但眼神中满是自豪。他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看着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盛开。尽管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太多的政治风波,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时不时就有各种困难来困扰他。 有一次,有人给他传达上面一些不太合理的指示,想干扰他正在进行的国防项目。他就坚定地说:“这个项目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不能因为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停下来。” 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这些大的项目上。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的氛围都变得积极向上。那些年轻人看到他这么拼搏也都充满了干劲,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努力。 正是因为有了张爱萍这样的领导人和无数奋斗者的努力,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科技和国防事业才能够在困境中不断前行,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奠定了坚实的地位,也为后来的飞速发展打下了最关键的基础。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永远地铭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0 阅读:143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