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年,杨恽被封平通侯。杨恽感到风声已过,为了不让外公司马迁的著作被埋没,他鼓起勇气,向汉宣帝献出。临了,杨恽还是把其中言辞激烈的十卷给抽出了。 即使中间被抽去十卷,汉宣帝读后仍然赞赏不已。他马上让群臣抄写传阅,好好学习,并且还命人将“遗失”的那几卷增补进去,这便是现在看到的《孝武本纪》。 为什么杨恽要把那十卷给抽走呢? 只因为这部分对当朝的不利言辞比较多,不敢全部上呈,这才故意将其中言辞最为激烈的十卷拿走,其中就有关于汉武帝的传记。 而这本著作就是鼎鼎有名的《史记》。 司马迁作为史学家,对《史记》的书写可以说是付出了他一辈子的心血,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司马迁写《史记》这件事,还须从他的父亲司马谈说起。 司马谈是西汉的史学家,任太史公,负责管理国家图书典籍,天文历算兼职文书和记载大事。这个官职是可以家族世袭的。后来,就传给了司马迁。 司马迁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书学习,10岁就能诵读《尚书》、《左传》等晦涩难懂的古书。 等到稍稍年长后,司马迁借助他父亲为官的便利得以阅读西汉国家藏书,学已有成。 他父亲又安排司马迁遍访河山,游览名胜古迹,去搜集天下秩闻旧事。 经过4年的游历,司马迁去到齐鲁考察当地文化,探访孔子的故乡以及秦汉时期诸历史人物故乡,还去了楚汉相争时的战场,最后终于回到他父亲的身边。 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司马迁对史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临终前,司马谈留下遗愿:一是接替他做太史公,二是梳理记载《春秋》之后400余年的历史。 那年,36岁的司马迁当场泪眼模糊,一一答应。 此后,司马迁凭借着自己年少时游历名山大川和史上有名事件的发生地,以实地考察、探访所得的第一手史料,兢兢业业地开始了他的太史公职业生涯。 谁知,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司马迁的人生发生重大的挫折。 公元前99年,“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兵败投降匈奴,此时汉武帝正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群臣纷纷谴责李陵投敌叛国。 出于对李陵的了解,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是另有隐情,真实的意图是在诈降,肯定会伺机逃回来的。 于是,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甚至还提到这次主力是李广利,汉武帝的小舅子,宠妃李夫人的哥哥,带着5万的人马却在遇到匈奴几个小部队后,损失六七成的兵力。而李陵只有5000步兵,和匈奴主力十万骑兵硬是打了8天才败下阵来。 岂料,此时的汉武帝根本听不得这些话,反而认为司马迁在羞辱他和李广利。 汉武帝一下就炸毛了,气得要将司马迁处以宫刑,就是像太监那样阉割,这可是奇耻大辱。一般人都会受不了,而选择自尽。 但司马迁心中一直记挂着父亲的遗愿,只得忍辱受刑。幸好,他那时已有二子一女,不然,恐怕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史记》里司马迁提到:这是我的罪吗?我只是说了一句公道话而已。 带着这个疑问,司马迁忍着剧痛在休息了几天后,就开始奋笔疾书。 数年间,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史记》的写作中去,带着某种愤懑的情绪,用笔书写历史长河里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故事,既写出人性,又解答自己的疑惑。 终于,在坚持不懈的写作中,司马迁不负所托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这本书是在公元前104年完成的,这时汉武帝还在世。而《史记》作为私人写的书,里边有许多对本朝的犀利言辞,前头有司马迁受刑历历在目,这使得司马迁和他儿子不敢将书公布出去,免得惹祸上身。 可也要保存起来,终有一天要公诸于世的。 司马迁对此早有安排,命人将《史记》抄成好几份分给孩子们私家收藏。 后来,司马迁去世,之后汉武帝、汉昭帝的去世,直到汉宣帝时期,这时的风声已经没那么紧了。 司马迁的外孙杨恽自小就阅读文史典籍,当他第一次从他母亲手中接过《史记》,并读了后,真是爱不释手,对里边人物和朝代更迭赞叹不已。 于是,在杨恽被封为平通侯后,他感到时机已然成熟,就将《史记》献给汉宣帝。但是出于对以前的事仍心有余悸,为谨慎起见,杨恽还是把关于汉武帝的那部分给拿走。 毕竟,汉宣帝刘询还是汉武帝的曾孙,万一他不喜欢别人评论他的曾祖父呢。 所以,现在市面上见到的《史记》是被删减过的,而真正的史记,司马迁说,已做了好多备份,藏于名山。 哪个名山?至今不知。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司马迁一生跌宕起伏,他的抱负,尽在《史记》这本书里了。 遇到不平事,千难万阻,他仍能坚守自己的志向。 司马迁身上有两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是《史记》本身,二是他身处逆境而毫不气馁,反而愈挫愈勇的精神。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公元前66年,杨恽被封平通侯。杨恽感到风声已过,为了不让外公司马迁的著作被埋没,
有范又有料啊
2025-01-11 17:23:51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