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秒的数据他奋斗了半个世纪】1956年,俞鸿儒报考了力学所的研究生,导

谷枫科普 2025-01-10 10:17:27

【 0.1秒的数据他奋斗了半个世纪 】1956年,俞鸿儒报考了力学所的研究生,导师是钱伟长。随着郭永怀和李佩夫妇冲破美国种种阻碍,带着女儿回到祖国。1957年3月俞鸿儒入所报到时,他的导师改为了郭永怀。

1958年初,力学所成立激波管组开展激波管、激波风洞技术研制。俞鸿儒想建造的风洞方案是国外废弃不用的氢氧燃烧驱动。它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发生爆炸。但它的好处也十分突出:便宜、装置简单、不依赖高技术装备。经过论证,郭永怀同意了这条充满风险的技术路线,只提了一个要求: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郭永怀的担心很有预见性,实验还真就出事了,而且发生了好几次。最严重的一次,爆炸产生的高压将实验装置的一个大零件给轰了出去,继而打穿了试验厂房的墙体。幸好当时实验室没有人……

俞鸿儒表现得很镇定,因为风险是提前预知的,每次点火试验时都注意清场。俞鸿儒回忆,“那时候把房子炸了是表扬我的,炸一次表扬一次。这是最大的支持。”

在摸清了危险根源后,通过提高氢的占比解决了爆轰问题。此后的几十年中,再也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从1958年开始,力学所十多年没要求俞鸿儒写计划、写进度。这一时期,也让俞鸿儒凝练出一条科研感悟:“只要看准方向,尽全力往前走就行,宽松的环境比多给经费更重要。”

1969年,历时5年的JF-8大型激波风洞全部建成,喷管出口直径800毫米,其性能堪比国际大型激波风洞。1998年,俞鸿儒团队建成国际上首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JF-10。2012年5月,在俞鸿儒的指导下,力学所建成了JF-12高超声速复现激波风洞。

265米长、上百吨重的JF-12风洞在点火一瞬间发生了运动,从而获得0.1秒的活动数据。就是这0.1秒的数据,俞鸿儒为之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0 阅读:30
谷枫科普

谷枫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