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万福麟、马占山见国民党在东北失败已成定局,乘飞机离开。万福麟对

史记峰会 2025-01-09 23:28:50

1948年10月,万福麟、马占山见国民党在东北失败已成定局,乘飞机离开。万福麟对送行的周福成说:“全五,这仗打不了,你不要太呆板了。” 周福成是驻防沈阳的第八兵团司令官,该兵团辖53军、青年军207师。青年军207师是蒋经国一手抓的部队,师长戴朴是陈诚“土木系”的骨干。 以嫡系将领自居的戴朴,平日并不大买周福成的帐,周福成实际能指挥动的,只有他兼任军长的53军。 53军是东北军的老部队,其前身是万福麟任黑龙江督办时,所辖的省防军。53军在1933年组建时,万福麟为首任军长。 1938年冬,在武汉会战结束后,蒋介石以明升暗降的手段,将万福麟调离53军,由周福成接任军长。周福成和老蒋的心腹陈诚是保定军校同学,加之平时表现得较为恭顺,是东北军将领中,属于少有的不被老蒋提防的。 1948年初,老蒋改组东北行辕,设立“剿总”,以卫立煌为总司令,郑洞国、范汉杰、梁华盛、孙渡、张作相、万福麟、马占山、陈铁为副总司令。 老蒋让东北军元老张作相、万福麟、马占山当副总司令,主要是利用他们的声望,三人并无多少实权。 辽沈战役打响后,张作相在锦州家中处理财产,锦州解放时,他以国民党大员的身份,被解放军俘虏。东野首长得知情况后,下令将张作相释放,后来派专人将张作相及其家人安全送到了天津。 旧军队出身的张作相,对解放军的做法很是感慨,也非常的感激,对家人不住的说:“这才是仁义之师啊。” 在沈阳的万福麟、马占山,则选择带着家人飞往北平。周福成去机场送行时,对老部队53军放心不下的万福麟,不住叮嘱周福成,要替手下官兵着想,不要“太呆板”。 赵国屏说:“老军长让你不要太呆板,意思就是让你灵活一些,替弟兄们的前途多考虑。” 周福成追问:“你说的灵活,是怎么个灵活法?” 万福麟的话,隐含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赵国屏也暗示了,周福成不可能听不出来。赵国屏见周福成揣着明白装糊涂,也就没好气的说:“你怎么不当面问万督办,怎样才能不呆板。” 10月28日,廖耀湘兵团在辽西覆灭。两天后,卫立煌乘最后一架飞机离开沈阳。卫立煌走后,老蒋给周福成发去电报,让他率八兵团“固守待援”。 在解放军先头部队进逼沈阳外围时,周福成召集53军主要军官开会,在人到齐后,他念了老蒋的电报。 赵国屏说:“廖耀湘兵团十几个师,几天时间就完了,靠沈阳这点兵力,如何固守?听说营口的52军正在准备装船撤离,等营口丢掉了,援军从哪里来?依我之见,这仗不能再打了。” 周福成大怒,猛地一拍桌子,指着赵国屏说:“要不是看在你跟随我多年,这会就把你枪毙了。” 赵国屏说:“我如果怕死,就不会对你说这样的话了。” 130师师长王理寰见会议室气氛不对,当即走到门口,然后对赵国屏说:“副座,你出来一下,我有话说。” 赵国屏出来后,王理寰低声对他说:“惹怒了周军长,他让人把我们扣下就不好了,我先回去把部队控制中,你在这里周旋。” 王理寰走后,赵国屏重入会议室,对周福成说:“130师已经派人和解放军联系了,所以王师长先回师部了。” 周福成说:“你少说胡话,我不信王理寰能把130师都拉走。” 说完,赵国屏用会议室电话接通了130师师部,让夏时接电话。赵国屏对夏时说:“弟兄们都不愿打了,可周司令官不信,你把情况给他说一下。” 张儒彬说:“部队节节败退,没有士气,就算想打也打不了。” 周福成愤愤的说:“你这不就是不愿意打吗。” 其余军官见状,也都找借口纷纷离开会议室。赵国屏走的时候,向周福成打招呼,周福成叹气说;“我这个兵团司令兼军长,还不如个团长。” 赵国屏离开后,周福成叫来杨副官、梅副官,说:“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去把赵副军长毙了。” 杨副官说:“副军长是长官,我不敢执行。” 梅副官说:“赵副军长枪法很好,身边的几个卫兵身手也都很好,就算去也得不了手。” 周福成见谁都指挥不动,提笔给赵国屏写了封信,大意是“国屏老弟,事已至此,我已无能为力,请你妥为善后”。 写完信后,周福成带着亲信,跑去一栋大楼内躲避。周福成的“出走”,使得沈阳守军更无斗志,除青年军207师在顽抗外,其余部队纷纷向解放军投诚。 赵国屏、王理寰等人,在解放军入城时,率53军投诚,并配合解放军攻打了青年军207师的阵地。 躲在大楼内的周福成,在被包围后,带着手下投降。几天后,解放军首长设宴招待周福成等人时,周福成在见到赵国屏后,羞愧的说:“悔不该不听你的话啊。”

0 阅读:36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