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杀刘伯温前夜,马皇后派人送水果给刘伯温,刘伯温打开一看,大惊失色,只见篮子里赫然放着俩枣一梨。第二天,刘伯温见到朱元璋高呼:“皇上,我有一字不会写”,侥幸保得一命。 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坐稳江山,但他的多疑却日益加重,尤其是对开国功臣们的猜忌。昔日的战友们,随着功劳与影响力的增加,也渐渐让这位帝王感到威胁。 刘伯温,这位明初的文臣之首,天文学家、军事谋士,在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正是他的聪明才智,引起了朱元璋的忌惮。 这一年的初夏,京城的气氛异常沉重。朝堂之上,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酝酿。刘伯温深知,他在明朝初年的权谋争斗中不仅站在了功臣的顶端,也成为了朱元璋眼中挥之不去的威胁。 尽管他为明朝的稳定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但他也明白,功高震主的危险早已笼罩在自己头顶。 朱元璋在一次私密的朝堂议事中,终于流露出对刘伯温的不满。几个信任的心腹已经多次耳语,暗示皇帝此人功高震主,不可留。于是,这位历经风雨的皇帝,心中逐渐定下了杀机。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贤内助,她不仅深受百姓爱戴,更是一位极具智慧的女性。她曾与朱元璋一同历经风霜,在乱世中打拼出来,对朱元璋的性情与心思了如指掌。 她早已察觉出丈夫对刘伯温的心态变化,也看出了这场风暴的端倪。作为一位皇后,她无疑知道后宫不应干政,但作为一位有远见的女性,她明白如果让朱元璋将心思付诸行动,杀害刘伯温,不仅会失去一个忠臣,也会让自己心爱的丈夫陷入历史的污名中。 马皇后决定采取行动。她深知,直接与朱元璋争论不仅不会改变他的决定,反而会加重帝王的疑虑,于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去暗示刘伯温。 一天夜里,她暗中派心腹仆人,送了一篮水果到刘伯温府上。她知道,刘伯温是个聪明人,能够读懂这篮子里的深意。 当夜,刘伯温在书房中整理着奏折,忽然府中的仆人禀报,皇后派人送来了水果。这是一件非比寻常的小事,刘伯温心头微微一颤,心知事出有因。 他命人将那篮水果呈上来,打开盖子的一瞬间,他瞪大了眼睛——篮子里只有两颗红枣和一只梨。 刘伯温沉默了片刻,随即额上冷汗渗出。他缓缓坐回椅子上,抬眼望向窗外夜色,脑海中思索着这看似简单的水果所传达的信息。枣和梨,枣?梨?他在心中默默念道,忽然如梦初醒——“早离!” 这是马皇后在提醒自己早些离开!他心中一紧,明白此时再不做决断,便恐怕难逃此劫。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京城的气氛愈发压抑。刘伯温披上朝服,走向朝堂。这一次,他知道自己要做出一个生死攸关的抉择。他深知,朱元璋的心中已定杀机,而今要想保全性命,唯有智取。 朝堂上,朱元璋正襟危坐,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文武百官。刘伯温进殿时刻意晚到了一些,这在他严谨的为官生涯中是从未有过的,众臣子都为之侧目。 朱元璋见刘伯温迟到,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按捺住未发作,开口问道:“爱卿,今日为何来迟?” 刘伯温随即跪地,面带疲惫,仿佛一夜未眠。他低声回答道:“陛下,臣昨夜读书至深夜,但有一字臣无法写出,因而耽误了上朝。”这句话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堂下的群臣不禁交头接耳,刘伯温,堂堂一代才子,竟有不会写的字? 朱元璋面露疑惑,但随即起了兴趣:“哦?刘卿可是当世奇才,还有不会写的字?”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边的太监取来纸笔。 刘伯温不慌不忙,缓缓站起身,走到朱元璋面前,将纸笔递到朱元璋手中:“臣所不会写的,正是‘赦免’的‘赦’字,还请陛下教臣。”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愣。他心中清楚,刘伯温是在向自己暗示些什么。这时,满朝文武的目光都紧紧盯着这场局面。 朱元璋虽有杀心,但毕竟是明君,身为皇帝不能在朝堂上失言。他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赦”字,递给刘伯温,冷冷说道:“这便是‘赦’。” 刘伯温双手接过这张字,跪地叩谢:“谢陛下不杀之恩!”话音未落,朱元璋心中微微一震,他知道刘伯温借此机会巧妙地达到了目的——通过朱元璋亲自写下的这个“赦”字,朝臣们看在眼里,这便是帝王的口谕,饶过刘伯温一命。 尽管这次危机暂时解除,但刘伯温深知,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不会因此消散。得到“赦”字后的几天,刘伯温便以年老体衰为由,向朱元璋递上辞呈,提出告老还乡。 朱元璋思虑再三,念及刘伯温的忠心耿耿,终究批准了他的请求。 刘伯温辞官后,便悄然离京,返回老家青田,过起了隐居生活。他明白,自己再也不能踏入京城半步。无论是皇帝的猜忌,还是朝中权臣的明争暗斗,他都不再想参与其中。 隐退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不久之后,他患上重病,朱元璋曾派御医前往治疗,但未能挽救他的生命。1375年秋,刘伯温病逝,享年65岁。
朱元璋想杀刘伯温前夜,马皇后派人送水果给刘伯温,刘伯温打开一看,大惊失色,只见篮
何以为知吖
2025-01-09 17:47:1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