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最反感手下人穿着奢侈华丽,有一次,他在北京香山饭店,发现衣架上有一顶漂亮礼帽,于是便问是谁的,他儿子洪国说:“是我的。”冯大骂:“呵!好混账的帽子!” 冯玉祥站在香山饭店的大厅里,目光落在衣架上的那顶礼帽上。这是一顶做工精致的礼帽,边缘平整,材质光滑,显然价格不菲。 他脸上的表情逐渐阴沉下来,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头问身边的随从:“这是谁的帽子?” 随从低头看了一眼迟疑着答不上来,冯玉祥不耐烦地又一次重复了问题。 这时一个年轻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是我的。”说话的是他的儿子冯洪国,语气有些不以为然。他没想到这顶帽子会引起父亲的注意,甚至可能招来训斥。 冯玉祥听了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他走到帽子跟前伸手拿起,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猛地把它摔在地上:“呵!好混账的帽子!”声音在饭店大厅回荡,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冯洪国怔住了,不明白一顶帽子怎么能让父亲发这么大的火。 他想说点什么,但冯玉祥已经不容分说地训斥起来:“你跟我学了这么多年,还学得什么?一顶帽子这么华丽,你戴上它想干什么?让人笑话我们冯家是靠这东西撑门面的吗?” 冯洪国低下头不敢顶嘴,冯玉祥又看了一眼那顶帽子,仿佛对它充满了厌恶。 他接着说道:“记住,冯家人靠的是脚踏实地做人,节俭治家。别让我再看到这些东西!”说完,他挥了挥手,示意其他人把帽子处理掉。 其实这件事并不是偶然,冯玉祥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奢侈浪费。 他一向提倡节俭,甚至把这种观念贯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年间他出身贫寒,家境清苦,几乎是靠着吃苦耐劳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位,他始终认为,一个人不论处在什么位置,都不能忘本,也不能被物质享受腐蚀意志。 1920年代的中国,正值军阀割据时期,冯玉祥就以“布衣将军”之名为人熟知。 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士兵的生活条件虽不算优越,但吃穿与将领基本相同。 他认为,只有让士兵感受到公平,军队才能真正强大,在冯玉祥的军营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高级军官不得享受特殊待遇。一旦有人违反,他绝不手软。 有一次,他的部队在华北某地驻扎,一名军官偷偷弄来一张软榻,用来替换原本简陋的军床。 冯玉祥得知后当场怒斥,命令将那张软塌扔到外面,直接烧掉。 那名军官站在一旁,低着头大气不敢出,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军营,许多人从此再也不敢触碰他的底线。 冯玉祥不仅对他人要求严格,对自己更是如此。 据说他的日常饮食极为简单,最喜欢的是白粥配咸菜,他曾对身边人说:“咱们吃得起好的,但不能忘了还有多少人连一碗粥都喝不上。” 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也让他在当时那个奢靡成风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特别。 但他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尤其是他的儿子冯洪国。 作为家中的少爷,冯洪国虽然深受父亲的教育,但在环境影响下难免有些虚荣心。 他对父亲的要求并不完全认同,甚至有时觉得过于苛刻,可冯玉祥却从未对这些有所松懈,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明白,真正的价值不是依赖物质,而是靠自己的品格和能力。 1930年,冯玉祥因为种种原因从政坛隐退,他带着家人前往河南开封,过上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 但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日本的侵略加剧,冯玉祥又一次站了出来,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 他不仅亲自参与抗日活动,还多次公开演讲,向社会传递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1948年,冯玉祥从美国归国途中,因轮船在黑海起火不幸遇难。 这位一生追求简朴、为国奔走的将军,最终未能见到他为之奋斗的国家走向新生。
冯玉祥最反感手下人穿着奢侈华丽,有一次,他在北京香山饭店,发现衣架上有一顶漂亮礼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1-09 10:20: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