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受过伤,我当不了官,想回家种地!”1957年,开国少将甘祖昌放弃高位,向国家申请回乡当农民,国家无奈同意,不想,他竟还真干出了一番大事! 1949年新疆解放后,甘祖昌随部队进驻当地。 面对十万人口的粮食短缺问题,他提出用牧区羊毛与苏联交换物资,既解决了牧民的生活需求,也确保了粮食供应。 这一举措迅速稳定了新疆物价,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地方经济发展。 然而,在一次出行检查时,他遭遇车祸头部重伤,留下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即便如此,他依旧坚持工作,最终因身体状况恶化,不得不进入疗养阶段。 在疗养期间,甘祖昌始终无法安心休养。他常常回忆过去的革命岁月,思考自己最初加入革命的初心——让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 而此时他的家乡依然贫困,基础设施薄弱,这种现实刺激着他做出决定。他认为,与其在部队疗养虚度,不如回乡带领百姓改善生活条件。 甘祖昌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生活贫苦,六岁时在舅舅资助下上了两年私塾。 然而家境窘迫,他很快辍学,靠挑脚等体力劳动补贴家用。他年幼便表现出吃苦耐劳的品质,每天长途跋涉挑谷子,忍受身体的劳累,也从未抱怨。 1927年,甘祖昌投身革命,成为井冈山根据地早期的战士。在兵工厂,他负责管理军需供给,协调生产与采购事务。 即便工作复杂繁重,他也井井有条地安排好每一个细节,赢得信任和肯定。 长征时期,他一路负责后勤保障,筹集粮草和物资,经历雪山与草地的艰难跋涉。 有一次,他为筹粮亲自带队与敌军周旋,头部中弹负伤,简单包扎后继续行军,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仰。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祖昌被调往前线,负责调配军需物资。面对物资紧缺的困境,他组织突袭敌军弹药库,为部队补充急需装备。 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他还成功筹建纺织厂,为战士提供御寒物资,保障了后勤供应的稳定。 解放战争期间,他继续担任后勤部长,解决粮草和运输问题,特别是在西北战场,他的物资调度能力为解放大西北提供了坚实保障。 后来,又跟着部队进驻新疆,只是现在他病了,不想再拖累国家,也想回家乡给父老乡亲做一点实事儿。 从1955年起,甘祖昌多次向组织申请辞职返乡,但因其职位重要且健康堪忧,申请被屡次驳回。 直到1957年,他的坚定态度终于获得批准。带着妻子和子女,他踏上了归乡之路。 抵达江西莲花县后,他目睹乡村道路泥泞不堪、土地贫瘠荒芜、农民食不果腹,深感责任重大。 回到家乡后,甘祖昌立即投入农村建设。 他带领乡亲们修建水库,解决灌溉难题;架设桥梁和公路,改善交通条件;建造水电站,改变无电照明的局面。 在他的领导下,虎形岭从一片荒山变成瓜果飘香的花果山,田地产量大幅提升,乡亲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甘祖昌不仅身体力行参与劳动,还注重科学发展。他研究农业科技,改良红壤,提高土壤肥力。 与此同时,他将工资的大部分收入捐献给村庄建设,用于购买农具、修桥筑路,而自己和家人生活却极为节俭。 他的妻子龚全珍同样投身基层教育,培养了无数孩子,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农村生活的近三十年里,甘祖昌始终保持勤俭节约和无私奉献的作风。 他带领乡亲建造了3座水库、25公里水渠、4座水电站、3条公路和12座桥梁,极大地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 即便晚年病重,他仍然挂念着村庄的发展,要求将工资用于帮助困难户购买化肥。 1986年,甘祖昌因病逝世,享年81岁,远远超出了医生最初断言的60岁寿命。 在他的追悼会上,十里八乡的乡亲自发前来送行,表达对这位“农民将军”的敬仰和怀念。 甘祖昌的故事,勾勒出一位共产党人坚定信仰、无私奉献的一生。而甘祖昌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还有千千万万个甘祖昌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幸福努力着。 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老百姓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而我们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也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奉献,我们要继承前辈们的精神,为了国家的强大,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脑袋受过伤,我当不了官,想回家种地!”1957年,开国少将甘祖昌放弃高位,向国
白薇说社会
2025-01-08 14:23: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