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2月,孙殿英野心勃勃,想率七万人马西进占领宁夏、青海,进而成为“西

酒馆茶色 2025-01-07 23:17:26

1933年12月,孙殿英野心勃勃, 想率七万人马西进占领宁夏、青海,进而成为“西北王”。阎锡山表面支持孙殿英,暗中则秘密布局,准备寻机解决这个腋肘之患。 中原大战后,阎锡山下野,原本归他节制的小军阀孙殿英,率部驻守晋城一带。孙殿了一面向南京的蒋介石、北平的张学良输诚,一面暗中招兵买马。 1932年春,阎锡山和老蒋和解,重返山西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后,他对已将兵力发展到三万余人的孙殿英很是警惕,以“客军长居山西,地方不堪其扰”为由,逼迫孙殿英离开。 孙殿英见山西难以久留,只得另寻出路。当时,日军在占领东北后,将目标转向关内,调集兵力准备进犯热河。 孙殿英主动请缨,率部进入热河,布防于一线。在日军进攻热河时,热河省主席汤玉麟及东北军万福麟等部,未做有力抵抗,迅速溃败。相比之下,孙殿英却率部在热河围场及赤峰一带进行过较为激烈的抵抗。 热河沦陷后,孙殿英成为少有的正面将领,有了抗战之名,同时他收编了大量汤玉麟的溃兵及热河的各类武装,兵力剧增至六万余人。 老蒋对手握六万大军的孙殿英很是忌惮,委任他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这明显是借刀杀人的手段,因为青海的马步芳、马步青,宁夏的马鸿逵、马鸿宾,肯定是不愿孙殿英西进的,到时候必然大打出手,斗个两败俱伤。 阎锡山巴不得送走孙殿英,答应资助粮饷弹药,让孙军经绥远西进,过宁夏而去青海。 孙殿英率部到绥西后,驻扎于五原、临河一带。阎锡山派骑兵司令赵承绶,作为晋绥军的代表,负责和孙殿英接洽。 孙殿英野心勃勃,在和赵承绶聊天时,说起了他的计划:“兄弟我准备整顿人马,等过了隆冬后西进,一举拿下宁夏,等经营一段时间后,再向兰州、西宁发展。” 可以看出,孙殿英这是有当“西北王”的迷梦,都不用老蒋那边煽风点火,他本人都是磨刀霍霍,要和“四马”大战一场。 绥西一隅之地,难以供给孙殿英的六万大军,他一个劲的让赵承绶回到太原后,向阎锡山反映孙军的困难,尽快拨付给养弹药。 赵承绶说:“我回去后一定进言,不过你最好还是亲自去见一下阎主任。” 孙殿英说:“我向来视阎先生为长官,中原大战中也没有拖后腿。只是,我若去了太原,被南京知晓了,有了误解就不好了。烦请老弟务必代我斡旋,无论成与不成,必有重谢。” 几天后,赵承绶返回了太原,随车的还有孙殿英送给他的十大包烟土和几万大洋。 赵承绶见到阎锡山后,详细诉说了孙军的情况及孙殿英的诉求。 阎锡山说:“若是不给补给,这好几万人赖在绥西不走,那就麻烦了。可是六万人的弹药、武器,若充足供应,就得让太原兵工厂开足马力给他一家制造,那我们的部队怎么办?不过不给也不行,太少和太多也不行,这样我写了手令,你从大同的军火库调一批武器弹药给孙殿英。” 赵承绶问:“拿取多少军火送过去合适呢?” 阎锡山说:“迫击炮送上几十门,炮弹不要给的太多,五千发就够了。机枪再给一点,子弹不要超过一百万发,手榴弹的话可以给上几万枚。你回去后告诉孙殿英,就说我赞成他向西北发展,只是目前形势复杂,要考虑到北平、南京的态度,不便给予过多支持。等他在西北打开局面后,后续定会大力支持。” 赵承绶问:“阎主任,你看孙殿英能成事吗?” 阎锡山说:“孙殿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他的部队不少,可是成分复杂,只能打顺风仗,一旦不利内部必然分崩离析。蒋先生这一手厉害,无论哪方取胜,对他都是有利无害。” 赵承绶说:“最怕的就是孙殿英西进很快失败,又重返绥西赖着不走,那就麻烦了。” 阎锡山说:“你认为若要解决孙殿英,需要多大的力量?” 阎锡山说:“走一步看一步,不过有宜生在绥远,我还是放心的,孙殿英怎么也不会是宜生的对手。” 傅作义、王靖国驻军绥远,两人都对孙殿英没有好感,多次向阎锡山建议以武力将孙军驱逐。基于此,阎锡山在和孙殿英联系时,刻意不让傅作义、王靖国知晓。 赵承绶到大同后,将武器弹药装运到火车上,连夜送到包头,之后又用大车运到了孙军。得了军火的孙殿英,下令部队加紧训练,又将绥西的杨猴小等匪部万余人收编,使得兵力膨胀到七万余人。 本来,老蒋打算坐观成败,但甘肃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发来密电,说孙殿英在西北军待过,和马鸿逵等人有一定的交情,若孙殿英和“四马”勾连,转而借道宁夏去夺占甘肃,那就大不妙了。 看了朱绍良的电报后,老蒋惊出冷汗,当即去电孙殿英,让他尽快率部去青海,不得有误。接着,老蒋又给“四马”发去密电,让出兵拦截孙军。老蒋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电报,使得“四马拒孙”之战,再难避免。 1936年1月,孙军倾巢出动,浩浩荡荡杀向宁夏,和“四马“联军展开激战。

0 阅读:1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