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年,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追杀,躲到太上皇李旦的宫殿,李旦对李隆基说:“你就看在我的面上,放了姑姑吧,”哪料,李隆基回道:“不行!我不能放了这叛逆之人!” 公元665年,太平公主在洛阳出生。 李治和武则天已有五个孩子,但他们的唯一女儿早逝。 从小,李治和武则天竭尽全力满足太平公主的物质需求。 在太平公主年幼时,曾到外祖母家做客。 在此期间,外甥贺兰敏之,武则天的外甥,趁机对太平公主身边的侍女图谋不轨,甚至一度企图对太平公主不利。 幸运的是,侍女的奋力阻止让这一悲剧未能发生。 武则天立即将贺兰敏之流放至边疆,并在途中将其处死。 公元674年,太平公主的长兄,李治与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去世,时年仅二十岁。 李贤是武则天的次子。 然而,随着李贤逐渐长大,他认为自己并非武则天亲生。 太平公主渐渐步入了成年。 公元680年,吐蕃派遣使者来提亲。 为了保护女儿不受过早的嫁接,武则天并未立即答应,而是以修建道观让太平公主出家为借口,拒绝了吐蕃的提亲。 公元681年,李贤因谋反被母亲武则天陷害。 李治去世,武则天开始全面掌控朝政。 太平公主19岁那年,当时李治亲自决定将她嫁给外甥薛绍。 薛绍的母亲城阳公主是李治同母的亲妹妹,薛绍对她宠爱有加,夫妻二人情感和谐。 在公元683年,武则天开始着手清除唐室宗亲。 李显作为当时的太子,自认为有能力独立掌握政权,但武则天却毫不犹豫地废除李显,立了更为听话的李旦为皇帝。 公元688年,武则天的统治遭遇了李家王孙的反叛。 虽然这次叛乱最终被镇压,但薛绍也在其中卷入,成为替罪羊。 武则天命令将薛绍处以杖责,并活活饿死在狱中。 此时,太平公主刚刚生下唯一的儿子,悲痛和愤怒让她彻底改变了性格。 为了弥补女儿,武则天虽为太平公主加封了更多的封户,但这一切无法填补她内心的空洞。 母亲武则天接下来为她挑选了新郎,这一次,武则天将她嫁给了自己的堂侄武攸暨。 虽然武攸暨已婚,但武则天毫不犹豫地下令杀了他的妻子,将两人强行结合。 公元705年,武则天终于放下了所有的面具,直接篡夺了李旦的皇位。 随着武则天的统治日渐稳固,太平公主开始深刻感受到母亲对她的防范。 尽管如此,她依旧通过收买官员、结交权贵,为未来的崛起积蓄力量。 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也在个人生活上逐渐放纵自己,甚至为母亲介绍男宠。 武则天登基后的几年里,张家兄弟逐渐掌握了朝政。 最终,在705年,张家兄弟被宰相张柬之等人联合起来铲除。 此时,太平公主不仅参与了政变,还在关键时刻,亲自劝说母亲武则天同意还政。 武则天正式退位,李显再次登上了皇位。 武则天晚识到武家难以维系长久的统治,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将皇权交回给了她的儿子李显。 李显登基后,对韦氏十分偏爱,实际上让韦氏参与了朝政的重要决策。 尽管朝中大臣反对此举,李显仍坚持己见。 李显去世后,他的幼子李重茂被立为帝,而韦氏凭借其权势实际上掌握了朝政,模仿武则天的做法,垂帘听政。 然而,太平公主,李显的妹妹,和李显、李旦一样,也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重要人物。 太平公主联合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发动政变,废除了李重茂,拥立李旦复位。 这场政变史称唐隆政变,最终,韦皇后被彻底清除。 李旦复位后,太平公主的封邑进一步增加,达到万户级别。 随之而来的是,太平公主在朝廷中培养了大量支持者。 她推举的宰相、官员,几乎占据了唐朝政坛的半壁江山。 唐朝的七位宰相中,有五位出自她的门下。 然而,太平公主的目标是成为唐朝的女皇。 李隆基,作为李显的儿子,深知太平公主的野心。 于是,姑侄两人的对立愈演愈烈。 太平公主渴望废除李隆基,扶持一位软弱的皇帝。 而李隆基也开始暗中准备。 公元712年李旦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 然而,太平公主认为一旦李隆基稳固了皇位,她便再也没有机会。 于是,她决定发动政变,将李隆基拉下马。 然而,李隆基抢先发起政变,清除太平公主的党羽。 面对李隆基的行动,太平公主选择逃入李旦的静修佛寺,借助父亲的身份保全自己。 但李隆基并未因李旦的请求而宽容,最终下令将太平公主处死。 参考文献:[1]张玉兴.太平公主浅论[J].历史教学,2003(9):74-75
刘邦当上皇帝后,突然想起自己和初恋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就偷偷摸摸地跑去沛县找人。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