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不理解,《亮剑》中差点被李云龙枪毙的败军之将常乃超,为何后来有资格担任李

底层史观吖 2025-01-07 16:33:07

很多同学不理解,《亮剑》中差点被李云龙枪毙的败军之将常乃超,为何后来有资格担任李云龙在军校深造时的教员? 只因一句“鄙人不善于奔跑”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国民党暂7师师长常乃超,做梦也没有想到,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就被李云龙部给一锅端了。 按照国民党被俘将领的一贯手法,那必须化装成小兵,然后逃回国统区啊。 一个师都被包了饺子,却没有抓到师长,这不是扯淡嘛,机智的李云龙很快想出一个办法,让被俘的国军士兵绕着操场跑圈,谁先跑不动,谁就是大鱼。 很快,一个年纪略大并且很斯文的“老兵”就跑不动了,经过审讯后,老兵承认自己就是暂7师师长常乃超。 因为输得不服气,常乃超说李云龙胜之不武,“贵军不待我的部队展开,火炮还没从牵引车上牵下,就从背后下手”。 李云龙气得掏出手枪就要毙了常乃超,但是咱解放军的纪律是严明的,不能杀战俘,更不能杀国军将领,于是才留下常乃超一命。 导演安排常乃超的这一段显然是要讲一个道理,那就是只知道军事理论的书呆子是打不过身经百战的泥腿子。 然而这个桥段却是不符合历史的,因为常乃超的背景是德国留学深造的国军将领,而国民党派到德国去留学的学员是很严格的,在中德合作期间,国民党派到德国留学的必须满足两个硬条件,首先是要黄埔军校毕业,这叫根正苗红;其次是要在部队中担任团级以上职务,这叫能力认可。 经过这一番的精挑细选,能被派到德国留学的还真就不是一般人,由于选拔条件极为严格,国民党将领中有留德经历的将领有桂永清、邱清泉、范汉杰、黄维等人,而这一批留德归来的将领,在解放战争中又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师长呢? 桂永清从柏林步兵专科学院毕业回国后,担任德械师教导总队的总队长,后来成为国民党海军一级上将; 邱清泉从德国柏林陆军大学毕业回国后,担任德械师教导总队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担任第2兵团司令员,是淮海战役中的最高前线指挥官之一; 范汉杰从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回国后,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东北“剿总”副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是国民党军在辽沈战役中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黄维从德国深造,回国后就挂衔师长,解放战争期间担任第12兵团司令,是国民党淮海战役中的最高前线指挥官之一。 这些留德的人回了国都被蒋介石当成了宝贝,怎么可能存在常乃超这种留了德,到解放战争时期还只是一个师长的现象呢? 为何留德的将领如此受到蒋介石的重视呢?因为当时蒋介石练军事以德为师,通过向德国出口稀有矿产资源,从德国换取大量军火,然后逐步将国民党军全部打造为德械师,可惜全面抗战的爆发,导致中德军事合作停止。 但是打造出来的德械师依然是国民党的王牌,所以蒋介石重用有留德背景的将领是很正常的。 有网友试图解释为,留德的常乃超到解放战争时只是一个师长,是因为常乃超不会送礼,搞不懂国民党内的官场礼节,其实能考进黄埔,又能被推荐到德国留学,那就说明他一定是懂官场礼节的。 有网友猜测常乃超完全是纸上谈兵,所有的兵法都是从纸上学来的,这当然不靠谱,因为能留德的人必须在1930年左右已经是团长,而能达到这个高度的黄埔生,那必然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 参加过东征陈炯明,参加过北伐,参加过新军阀混战,参加过围剿红军,留德回国后又立刻参加了全面抗战,这样身经百战的将领,怎么可能是纸上谈兵? 很多人都认为常乃超是纸上谈兵的将领,李云龙是泥腿子的实战派,自然是李云龙更胜一筹。 其实我们如果复盘李云龙的战术,通常都是正面对抗,然后他带一小股尖刀部队突袭敌人的后方,也就是典型的穿插迂回战术,是日军最典型的打法,根本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在实战当中也不是每次都能取得成功。 而在攻打平安县城这样大规模的作战中,上万人围着一个平安县城根本施展不开,打得一点章法都没有,可以说,在常规的阵地战或者攻坚战中,都是我军将领普遍打怵。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让人更加感觉到将领军事素养的重要性。 因为将领大多是泥腿子,毛主席在建国后强烈要求行伍出身的将领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于是国内开设了很多军事院校。 《亮剑》中李云龙到军事院校深造学习的情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曾是李云龙手下败将的留德将领常乃超成为李云龙的教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0 阅读:192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