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打算向英国购置军舰,谁知英国人坐地起价,李鸿章转而从德国购买两艘最先进的铁甲舰,英国从此失去中国军火市场。 1874年2月,日本组织3000多人的先遣队侵略台湾,尽管日本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清政府还是赔偿日本50万两白银,日本才肯撤兵。 这件事对清政府的刺激很大,尤其是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当即写了一份《筹议海防折》,提出建设近代化海军的建议。 然而此时朝廷中很多人从千百年来的经验教训认为清王朝的威胁是来自内陆,也就是塞防派,与李鸿章的海防派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然而在李鸿章上奏折的十年后的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全军覆没,到这时,清政府从上到下都达成了共识,必须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海军。 当然,那个时代的清政府还没有制造军舰的实力,所谓打造海军,就是从西方进口军舰,然后让士兵进行操练。 采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买不好就容易上当受骗,李鸿章自洋务运动开始就一直研究采购器具,对洋人也算了解,因此在前两次采购军舰时,都采取试探性的采购,大不了交学费了,负责牵头的是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人)。 很多人会好奇,清政府这样一个重要的官员咋会是个外国人呢?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各口岸海关就逐渐落入洋人手中,“邀请”洋人“帮办税务”也就成了惯例。 清政府第一次购买的军舰是赫德推荐的“蚊子船”,可以攻破铁甲舰,而且造价低,买回来后却发现海战实力不行,速率低,稳定性差。 清政府第二次购买军舰,打算购买能够搭载鱼雷艇的快船,然而跑得快的船,自然是搭载不了鱼雷艇,赫德和英国船商便玩起了文字游戏,交付了一艘杆雷艇。 经过这两次购买军舰,李鸿章对赫德和英国船商很失望,曾对幕僚说:“赫德之为人,阴鸷而专利,怙势而自尊,虽食厚禄,受高职,其意仍内西人而外中国。”渐渐地,李鸿章对赫德不是那么信任了。 经过考察,李鸿章认为无论是蚊子船,还是快碰船都不行,真正能打的军舰还得是大型铁甲舰,于是开始着手采购。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不断加强海军建设,从英国订购下水了一艘“扶桑”号军舰,满载排水量4870吨,搭载4门12英寸前膛炮,按照当时的标准,只有达到5000吨的满载排水量才能算得上是一等铁甲舰,“扶桑”号可以算作二等铁甲舰了。 即使是二等铁甲舰也够清朝水师喝一壶的了,于是李鸿章十分着急想要购买新式的铁甲舰。 这时赫德向李鸿章透露英国打算转售土耳其订购的两艘铁甲舰,这两艘铁甲舰都是与“扶桑”号一个级别的,如果清政府想要购买,他可以帮忙牵线搭桥,这样清政府就不用害怕日本了,李鸿章虽然吃了前两次的教训,但还是被赫德说得心动,当即开始让赫德帮忙操办。 这两艘铁甲舰之所以会转售是因为俄国与土耳其正在开战,英国选择了中立,按照当时的潜规则,英国就不能再向土耳其交付军舰,这两艘军舰搞不好是烂手里了,清政府前来接盘,对英国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当时英国也从赫德那里了解到清政府的急迫心情,所以一开始就开价160万两,从价格上来说,可能比“扶桑”号还要贵,但是清政府筹建海军心切,表示可以接受,谁知英国瞅准了清政府的急切,坐地起价,直接加价到200万两,并以各种理由为难清政府,拒绝出售。 对于如此反复的英国人,李鸿章早已失去耐心,于是转而倾向于考察欧洲其他国家的新式铁甲舰。 很快,新崛起的工业国家德国映入了清政府的眼帘,对于德国的崛起,李鸿章是十分关注的,德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于1871年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对清朝的崛起十分具有可借鉴性。 德国在军舰设计、建造方面都不突出,在大型铁甲舰出口方面也没有渠道,当了解到清政府想要购买军舰,可能打开德国的武器外销大门,当即十分重视。 1978年11月9日,德国主力战舰“萨克森”级3号铁甲舰下水,伏尔锵厂长亲自到造船厂欢迎前来参加下水仪式的清政府考察人员,又经过长达一年多对德国军工体系的考察,最终清政府向德国伏尔锵造船厂订购了两艘铁甲舰,其以造7600余吨“萨克森”号铁甲舰为母版,综合当先最先进的铁甲舰优点,建造了两艘超7000吨排水量的军舰,也就是定远舰和镇远舰。 定远舰铁甲舰航速可以达到14.5节,配备四门305毫米大口径主炮,以及两门150毫米口径的火炮,整个战舰都被超300毫米铁甲严密包裹。 除此之外,李鸿章念念不忘的鱼雷艇也终于得偿所愿,在每艘军舰上都搭载了两艘排水量15.7吨的鱼雷艇。 当然,在价格方面,德国也给了清政府无法拒绝的价格,两艘7000多吨排水量的军舰打包价格为280余万两白银,当时号称“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 经过这次购舰事件后,清政府更倾向于向德国采购军工,李鸿章曾一次性下了328门克虏伯大炮以及各式军舰,而英国自此以后就很少能够拿到清政府的大单了。
清朝打算向英国购置军舰,谁知英国人坐地起价,李鸿章转而从德国购买两艘最先进的铁甲
泉说历史吖
2025-01-07 16:32:46
0
阅读:149
用户10xxx34
牡丹社事件是发生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明治七年),日本以1871年八瑶湾事件杀害琉球国的琉球族为由,出兵攻打台湾南部原住民各部落的军事行动,以及随后大清政府和日本国两方的外交折冲。在日本,这次事件被称为“台湾出兵”、“征台之役”或“台湾事件”,这也是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来首次对外用兵。
琳琅满目
这次对侵略台湾的日寇赔款,也有李中堂的功劳,他竭力上奏请求清廷不要扩大与日寇的冲突,宁愿赔钱也要抚慰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