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法保持长期的自律,是因为自律这件事只是照顾到了一个自我,而其他...

花红情感 2025-01-06 15:19:10
一个人无法保持长期的自律,是因为自律这件事只是照顾到了一个自我,而其他自我处在一种被规训,甚至是情绪饥饿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自律一段时间后,就会在找到可乘之机时进入彻底放纵的状态。 布隆认为,一个人的成瘾行为,症状,包括一些不良的关系模式,本质上是想要创造一个满足“所有自我”的局面,一个人看起来最不自我善待的行为背后,可能反映的是ta对某个自我的没有中断能力的深切满足,比如成瘾、熬夜、拖延、依赖等,就像那个人不能彻底的变得“健康”,否则就等于杀死了那个还没来得及长大,还没被允许过放纵,还没享受过特权的小孩,ta怕自己提前成为那个失去这一切自由的大人。 这也是为什么Erik Erikson隐喻式地说:“But often when the weeds are dead, so is the garden"(pp. 41-42)。“当杂草被消灭时,花园也会消亡”。换言之,每个人都需要保留一点点对于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不健康(那些杂草),不是要彻底消灭ta,因为种子深埋在土壤。也不是要ta疯长,那样花朵会丧失生机。我们只能觉知和正视ta的需求,给予一种共情性的回应。 这个核心原则是什么?想起Kohut曾经所说过的能共情回应的父母的特征:“在那个非要不可的目标下协商出一个可替代目标的能力”。 你不是直接满足了什么(通常是先意识到并承认了这个需求的存在),而是在拒绝之后用另一种方式回应了——在你没有直接提供A的时候,你提供了B,A和B之间那小小的可以忍受的落差,就是内心小孩可以成长的心理空间。

0 阅读:2
花红情感

花红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