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月亮在我心里就是忧伤、孤独、落寞的代名词。 六岁左右,我还没有上学,一家人住在一个人口大村的大祠堂里。父亲因为写作有点名气,被安排在村里教初中。母亲平庸,连在村里教小学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去七八里路之外的自然村教书。 父母不是正式编制的老师,那时候叫“民办教师”,薪水微薄,很穷。穷到家里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冬天盖的被子,里面的棉絮都是破破烂烂的,做垫被的,是农村常见的稻草干。 这个大祠堂过于高大空旷,即便是大白天都有一种令人压抑的诡异和阴森。如果不是太穷,有谁会住进这样的大祠堂呢?我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有种脊背发凉的寒意,真的无法想象,那时候一家五口是怎么挨过来的。 这个大祠堂留给我的记忆,只有夏天,因为夏天没有冻馁之苦。中学已经放假了,每天傍晚时分,父亲就会把办公室的几张桌子搬到空旷的天井,拼凑成一张大床,一家五口就这样坐在天井纳凉。 父母和哥哥姐姐聊什么我都插不上话,只能似懂非懂地听着,我躺在这张大床上,仰面正好可以看到幽深空旷的天空中悬挂的月亮,只记得那时的月亮都是惨白惨白的。 八月底,父母要去外县读师范,时间是一年。如何处理我们仨,成了个大问题。 经过多次争吵和妥协之后,爷爷奶奶终于无可奈何地接纳了我们仨:哥哥在县城读初一,姐姐去郊区爷爷教书的小学读四年级,我在县城四小读一年级。 爷爷奶奶的确是迫不得已才接纳了我们仨,因为我父母和他们的关系长期紧张,他们无非是看在一年后,只要父母毕业了就能转成正式编制的老师,就能改变命运了。好歹我父亲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在这种大事上,他们还是拿出了不错的格局,可惜那时候我不懂。 迫不得已要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爷爷奶奶自然积压着满腹的怨气。那时候,远在贵阳的三姑把还在读幼儿园的女儿也放在爷爷奶奶身边。 爷爷奶奶本就特别疼爱三姑,再加上三姑父每月都会寄钱给爷爷奶奶,而我父母是给不出一分钱给他们的。 这就让爷爷奶奶对我父母更是不满,我哥小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过几年,又是他们的长孙,所以,他们只能把怨气都撒到我和我姐的身上,对我俩动辄大声呵斥,甚至会动手打人。 表妹的幼儿园就在我学校旁边,每天爷爷奶奶都要我带着小我两岁的表妹一起上学。表妹从小娇生惯养,在爷爷奶奶身边更是被当成宝贝一样宠着,她半点时间观念都没有,每天上学我都生怕会迟到。 有一天早上,被表妹拖了很久时间,我心想,完蛋了,今天肯定会迟到,心里烦躁,就忍不住多催了几下表妹,嘴里还含着饭的表妹突然哭起来,一哭又给呛到了。 奶奶瞬间火起,劈头盖脸地骂我,我不服气,顶撞了她几句。这下不得了,奶奶把手里的碗和小勺子放下,狠狠地反手抽了我一耳光。 我那时个子小,脑袋大,右边脸被扇,左边嘴角刚好撞上桌角,当场被打掉一颗牙,我大哭,满嘴流血跑着去了学校。 那时候觉得自己很可怜,经常傍晚一个人去屋后的河滩上坐着,望着对岸的马路发呆,因为我父母就是从那里坐车离开的。 有一天傍晚,太想父母了,越想越伤心,一个人坐在河滩上默默流眼泪。天快黑了都不愿意回家,只有天上那轮孤月陪伴我。那时候,觉得月亮也好可怜,和我一样,孤孤单单的。 后来,我恋爱了。异地恋,差不多三百公里的路程。一次从女朋友那过完中秋节回来,一路转了几趟车,耗时十多个小时。进入我们县境内时,正好是深夜零点左右。 我从车窗看到空中那轮明亮的圆月,对她的思念一下子奔涌而出,泪水瞬间溢满眼眶。除了思念,其实还有对两人未来的担忧,因为根本不知道最终到底能不能走到一起。
从小,月亮在我心里就是忧伤、孤独、落寞的代名词。 六岁左右,我还没有上学,一家
易文爱历史
2025-01-05 22:43: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