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焦裕禄书记临终前留给妻子一句话:“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向组织伸手要补助、要救济。”2000年,他的儿子焦跃进为帮农民推销农产品,亲自站在北京王府井的街头叫卖。 (信息来源:齐鲁壹点——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焦裕禄) 1964年的兰考县,焦裕禄走了,年仅42岁。 这位县领导离世时,对妻子说:“我知道你以后会很艰难,但无论多苦多难,都别向组织要钱帮忙。” 这句话,像一面旗帜,飘扬在焦家后代的心中,也成为理解焦裕禄精神的一把钥匙。焦裕禄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遗产? 答案显而易见。 1962年冬,焦裕禄到了兰考,那地方正被风沙、水涝、盐碱三大灾害折磨着。初来乍到,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是百姓的苦难。他没选择逃避,反而这更燃起了他心中的斗志。 他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他不是来“视察”的,而是来解决问题的。他搬到了普通人家里,跟他们一起吃饭、睡觉、干活,体会他们的不容易,弄清他们的需要。 他就像老朋友,像亲人一样贴心,真诚相待,换来的是真挚的感情。焦裕禄不是一个只会说漂亮话的干部,他撸起袖子,带领群众一起干。 风沙肆虐,他就和大家一起扛锹种树;内涝泛滥,他就和大家一起修堤筑坝、疏浚河道。他通过真抓实干,展现了“努力奋斗国家兴旺”的道理。 尽管肝癌让他备受痛苦,他依然没有放弃前行。他拖着病体,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依然牵挂着兰考的未来。他明白自己剩的时间不多,可他还是决定把所有力气都花在这片土地上,为这里的百姓尽一份力。 焦裕禄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在家族中代代相传。他的孩子们没有依赖父亲的成就,而是各自在普通的工作中默默付出,用自己的行动体现着“焦裕禄精神”。 大女儿焦守凤,为人朴实善良,即便在失业风潮中,也没向单位提出过分要求。她按照爸爸的教导,自己努力,不让单位有额外负担。 焦国庆,他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去参军,在“董存瑞班”里表现优异。退役后,他在税务局上班,一直干到退休。他继承了父亲那股奉献劲,在工作中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次女焦守云,投身革命,20岁就当选为中共十大代表,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代表。她用青春和热血,为父亲和党奉献了真挚的敬意和忠诚。 焦守军,曾是军人,在部队里屡次获奖,退伍后便在档案馆干了几十年。她用实际行动展示了焦家后代的出色,更彰显了“焦裕禄精神”的生命力之强。 次子焦跃进,从政为民,曾任兰考县委书记、杞县县长,他推广大蒜种植,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被称为“大蒜县长”。 2000年,他为了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亲自到北京王府井街头叫卖。这看似“作秀”的举动,却体现了他对父亲精神的传承,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三子焦保钢,是一名警察,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却不幸英年早逝。他虽然没有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但他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对父亲精神的另一种解读。 养子张继焦,被焦裕禄夫妇收养,在焦裕禄纪念园工作,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父亲的精神遗产,让更多人了解焦裕禄,学习焦裕禄。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两年时间,对兰考的改变是巨大的。他领着兰考百姓解决“三害”问题,效果挺不错。三年里,我们种了30万亩泡桐,那曾经被风沙折磨的地方,现在变得绿意盎然。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兰考,从一个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贫困县,逐渐走向富裕,走向繁荣。焦裕禄留下的,不只是泡桐树,更是改变兰考命运的希望,是兰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焦裕禄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他的精神,跨越了时空,横扫了地域,成了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人民服务”是焦裕禄精神的核心,也是我们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所在。 在当下,我们得好好传承焦裕禄精神,记得初衷,担起使命,为咱们国家强盛的大梦添砖加瓦。焦裕禄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1964年,焦裕禄书记临终前留给妻子一句话:“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
彤彤的历史时光谈过去
2025-01-05 14:17: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