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历代中兴之主: 一、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 1957年6月13日,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谈话时谈到汉代几位皇帝的优劣,毛泽东指出:“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二、唐太宗李世民: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他不仅是唐朝最负盛名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被后世称为一代“明君”“英主”。毛泽东在诗词中将李世民与“秦皇汉武”并举,对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干赞赏有加。毛泽东历来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态度品评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在封建时代被捧为“圣君”,但毛泽东认为他仍然有政治失误,其最大失误出在“接班人”的确立问题上。 三、女皇武则天:简直是了不起 毛泽东赞誉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这是因为武则天具有高超的治国才能和丰富的治国经验,创造了卓越的业绩,不失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执政期间,为了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唐初近百年鼎盛局面的延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明成祖朱棣:搞得比较好 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纵论大明历史,在他的眼里,明朝276年历史的16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可与开国之君太祖朱元璋相媲美,“搞得比较好”,而其他的明朝皇帝都是平庸之辈。毛泽东对朱棣的评价是准确的。 明朝所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大事几乎都是朱棣干的:迁都北京,设立内阁制度,下令编撰《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郑和下西洋……明成祖的文治武功促使明朝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开创了著名的“永乐盛世”,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清朝康熙帝甚至称朱棣时代“远迈汉唐”。 五、康熙皇帝: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 康熙在位期间,由于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在处理阶级、民族关系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获得了成功,在发展经济、文化,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而获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毛泽东评历代中兴之主: 一、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 1957年6
靖儿爱诗词
2025-01-05 08:36:00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