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 毋通免矢志绵世泽莫如为

国学文化鉴 2025-01-02 13:33:17

【楹联】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 毋通免矢志 绵世泽莫如为善 天下没有容易待的地方,生命也没有可以浪费的光阴。天下哪有让人一直待着安逸的地方,人生又有多少空闲的时间呢?天下没有什么事是玩着就能干的,人活着哪里有什么真正空闲的时间啊! 这句话是清末曾国藩(题江西省奉新九天阁)励志(对)联语(自箴)。 咸丰九年(1859年)的初冬,饱受逆境考验的曾国藩夜难久寐,他在日记中说,那天“四更即醒”,窗外夜静云沉,思索了一副对联:“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拂晓之际,“又改作二联”,一副是“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另一副是“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生那有空闲的光阴。”他在日记中未说出到底何事,让已经天命之年的曾国藩,在“易境”与“难境”之间辗转无眠。 人生百世,顺逆难定,凡要打开一片新境遇,想必都是逆多顺少。上联一声感叹,古今无数共鸣。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曾国藩偏偏不服,人生光阴,终究在自己如何支配。他告诫子弟,古之成大事者,无不是“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不教一日闲过,披荆斩棘,纵身处逆境,不过尔尔。古人所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在曾氏日记中还发现,他那夜所作“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一联,其实在数月前已打了底稿。此前他将下联写作“忧以终身,乐以终身”,是范希文之“先忧后乐”;后来又把“乐”置于“忧”前,句子的略微调整,是心态的微妙变化,“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曾国藩语)。 人生譬如朝露,光阴怎可轻逝。自强不息,每天都崭新如斯。 人生的道路充满坎坷,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困难面前,在逆境之中,千万不能气馁,一定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时间是属于生命的。一定要珍惜活着的这段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生命的生存价值。

0 阅读:0
国学文化鉴

国学文化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