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美国《新闻周刊》将左宗棠评为“一千年来全球40位智慧名人”之一,连大文豪莎士比亚都排在他之后。这足以见证左宗棠在历史上的卓越地位。他,是晚清的战神,是民族的脊梁,他的一生,是铁骨铮铮、为国为民的传奇。
1885年,左宗棠病危,临终前仍心系国家,特意嘱咐儿子要为章怡找个好婆家,还为她留下了丰厚嫁妆。这位被慈禧赐给左宗棠做妾的17岁宫女,最终在左宗棠的关怀下,嫁给了一个如意郎君。而这一切,都源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赫赫功绩。
1881年,左宗棠顺利收复新疆,慈禧大喜过望。在李莲英的怂恿下,慈禧将章怡赐给了左宗棠。尽管左宗棠与原配妻子伉俪情深,但慈禧的懿旨不敢违抗,他只好将章怡带回家。然而,成亲那天,新郎官却闷闷不乐。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不愿委屈这位年轻的宫女。于是,他对章怡说:“我都快入黄土的人了,怎么能委屈你?你就给我当孙女吧!”这句话,让章怡感动得泪流满面。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1874年,针对海防和塞防建设,他与李鸿章在朝堂上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李鸿章认为新疆偏远,得不偿失;而左宗棠则据理力争,表示新疆不能轻易放弃。最终,慈禧担心京师的危险,同意将左宗棠任命为统帅,全权处理收复新疆的相关事务。然而,清政府财政困境,无法提供充足的军费支持。左宗棠面对重重困难,不甘心国家命运如此,决定自筹军费,抬棺出征,展现了自己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和魄力。
仅用半年时间,左宗棠就战胜了阿古柏,强势收复了新疆16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同时还成功吓退了觊觎中亚的沙俄势力。收复新疆后,他并没有马上回京,而是留在了新疆,帮助当地百姓恢复战争中荒废的农田,修复战争破坏的水利,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
左宗棠的一生,是坦坦荡荡、为国尽责的一生。23岁时,他就写下了“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豪言壮语,表达自己虽家境贫寒却心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远大志向。1849年,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途经湖南,专门召见了左宗棠。两人一谈竟持续了一个通宵,林则徐对左宗棠的评价是“一见倾倒,诧为绝世奇才”。
垂暮之年,左宗棠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抓紧时间写下一篇海防的规划蓝图,提出了7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写完蓝图后的第38天,他带着遗憾离世。慈禧太后赠他为太傅,谥号左文襄公,以表彰他以文臣身份帮助清政府,用武力平定叛乱,赶走侵略者的功绩。
梁启超评左宗棠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曾国藩赞其为“当今天下第一”。一代能臣,功绩卓著,是天下人之榜样。百余载已过,那句“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依然在大地上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