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为官时有3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款不贪,最后一条略显高明 和珅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不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第一巨贪,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贪官之一。 和珅出身并不显赫,他原本是满洲正白旗人,起初只是在宫中当差的一名小太监。因为在给乾隆皇帝读诗时展现出过人的才学,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随着时间推移,和珅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得到乾隆帝的信任与重用。从一个普通的内务府小吏,一路升迁到了军机大臣、内大臣、礼部尚书等重要职位。 在仕途发展中,和珅展现出了极强的政治手腕。他善于结交权贵,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利益集团。 和珅的为官之道可以说是兼具智慧与手段。他深知做事要讲究分寸,即使是收受贿赂也要把握好尺度,不会轻易做出有损朝廷根本的事情。 在他位居高位的几十年间,和珅积累了难以计数的财富。据史料记载,他的家产甚至超过了当时清朝十余年的财政收入。 然而,和珅并非只会贪污敛财。在任职期间,他也做出了不少政绩,比如主持修建圆明园、参与编修《四库全书》等重大文化工程。 和珅处理政务时也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他善于权衡利弊,能够准确把握朝廷政策的走向,在处理各种复杂的政务时都能做出合适的决断。 在乾隆朝后期,和珅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他不仅官居一品,还成为了乾隆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朝中大小事务几乎都要经过他的手。 和珅虽为贪官,但对于赈灾款和科举考试相关的钱财却从不染指。这两类钱财都与国家根本和民生大计息息相关。 首先说赈灾款,这是朝廷专门用来救济遭遇天灾人祸的百姓的钱财。在清朝时期,自然灾害频发,朝廷每年都要拨出大量银两赈济灾民。 赈灾款从朝廷发放到灾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官员。这些银两本应全部用于救济灾民,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被层层克扣。 但和珅在这方面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克制。在他担任要职期间,从未有过侵吞赈灾款的记录。当时的史料记载,每次遇到灾情,和珅都会确保赈灾款能够及时发放到位。 其次是科举考试相关的款项,和珅同样秉持不收的原则。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清朝,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从地方到京城层层选拔。这个过程中,不乏有人想通过行贿来获取功名。 但和珅深知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只有选拔真才实学之人为官,国家才能保持稳定发展。因此,在科举考试相关事务上,和珅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克制。 和珅在收受贿赂时有一个重要原则:办不成的事情绝不收钱。这一原则体现了他在为官之道上的独特智慧。 在收取贿赂之前,和珅会仔细评估事情的可行性。如果发现某件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者违背了朝廷的根本利益,他就会直接拒绝。 这种做法使得和珅在官场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那些行贿的人都知道,只要和珅答应办事,就一定能够办成。 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和珅收了钱却没能完成承诺,他会主动把贿金退还。这种做法在当时的贪官中是极为罕见的。 和珅的这种做法看似是吃亏,实则暗藏玄机。通过这种方式,他不仅维护了自己的信誉,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政治风险。 在乾隆朝后期,和珅积累的财富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据统计,光是他府邸中收藏的珍宝古玩就价值连城。 然而,和珅并未因此失去理智。他始终保持着对政治形势的清醒判断,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做出危及朝廷统治的事情。 这种明智的做法让和珅在乾隆在位期间一直平安无事。即便有人弹劾他贪污受贿,乾隆也往往会选择包容。 但是任何贪官最终都难逃法网。乾隆驾崩后,新登基的嘉庆皇帝对和珅采取了雷霆手段。 嘉庆四年正月,和珅被逮捕入狱。经过调查,他家中的财产竟然超过了清朝十余年的财政收入。 最终,和珅被判处抄家并赐死。他积累的巨额财富全部充入国库,成为了嘉庆朝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来源。 和珅的下场再次证明,再聪明的贪官也逃不过历史的审判。即便他在收受贿赂时遵循着某些原则,最终也难逃身败名裂的结局。
和珅为官时有3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款不贪,最后一条略显高明 和珅这个名字,在中
历史有小狼
2024-12-31 19:01:49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