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许广平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临终之际,许广平拉着儿子周海婴的手,流着泪交代自己的遗言:不要将我与先生合葬。 生同衾死同穴,世间大多数夫妻大抵都是如此了,许广平和鲁迅伉俪情深,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 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1922年,她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念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鲁迅。 中国小说史开课的时候,鲁迅“嗖”得一下站到了讲台上,坐在第一排的许广平甚至没看清他是怎么过来的。 看着这位老师满脸胡茬,一身黑衣的模样,许广平不由得有些好奇,这看上去根本不像个老师嘛。 可鲁迅一开口,所有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吸引了过去,一堂课终了,许广平还沉浸在刚才的讲习中,鲁迅却径直收起课本,大跨步走了出去。 这堂课让许广平深刻的感受到了鲁迅的魅力,爱意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滋长。 1925年,她壮着胆子第一次给鲁迅写了一封信,本以为鲁迅不会在意一个学生的来信,没想到不久后许广平竟然真的收到了他的回信。 一来二去,鲁迅也对许广平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可当时鲁迅家中已经有了一位妻子,尽管两人没有夫妻之实,可鲁迅无法跨越心中那一关。 可许广平热切的爱意很快将鲁迅淹没,两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在一起。 尽管没有名分,许广平仍旧甘之如饴。 无论鲁迅的工作如何调动,许广平都始终陪伴在鲁迅身边,平时鲁迅工作繁忙,许广平就一边工作,一边照顾鲁迅的生活。 两人约定好了不要孩子,可“意外”总是接踵而来,1928年年底,许广平怀孕了。 次年9月,生孩子的时候许广平出现了难产的迹象,医生顿时慌了,问鲁迅:“现在情况不容乐观,孩子和大人只能保一个……” “保大人!”还不等医生把话说完,鲁迅就斩钉截铁做了决定。 好在许广平熬了过来,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周海婴。 鲁迅看着这个软糯的孩子,心都被暖化了,工作繁忙的他甚至经常亲自带孩子。 有了孩子后,许广平更忙碌了,除了工作之外,她还要下厨给鲁迅做饭,帮先生整理稿子,洗衣服、带孩子。 她接受的教育不允许她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可时代的束缚让她不得不撑起两份“责任”。 1936年,鲁迅病重,饶是许广平贴心照顾,他还是走了。 这时候两人的孩子才8岁,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许广平一人身上。 除了自己和孩子,她还要养活鲁迅那包办妻子朱安,可一生遵守一夫一妻制的鲁迅,却连个妾室的名分都没给许广平。 对此,许广平毫无怨言,除了工作外,她将剩余的时间都用来整理鲁迅的手稿了,也正是因为她,鲁迅留下的许多作品才得以留存至今。 抗战期间,日军曾找到许广平,希望将其变成自己的“傀儡”,许广平断然拒绝,还加入了上海妇女节难民救济会,力所能及的帮助无家可归的难民。 1961年,许广平加入了共产党,前半生的她为了鲁迅而活,后来的她为了国家奔走,她没有一刻停歇,直到1968年…… 因为过度劳累,许广平的心脏病发作了,自觉时日无多的她时刻都在思考自己的一生。 “我死后,不要把我和你父亲葬在一起,火化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入土中作肥料。”许广平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后,便撒手人寰。 她并未解释,给后人留下了数不尽的疑团。 有人说,她一生为鲁迅先生照料、生子,却没能得到一个名分,或许是离世后想为自己而活,也有人认为或许她心中始终想要奉献自己,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个中原因,早已解释不清了…… (参考信息:抖音百科:许广平)
1968年,许广平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临终之际,许广平拉着儿子周海婴的手,流着泪
赢梯说事
2024-12-30 00:45:49
0
阅读:1292
黛南枫御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