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公吸毒啊!”2006年,因卧底而染上了毒瘾的宋名扬提前退休了,虽然公安部门为他开了证明,但他后来却被毒贩两次坑害而入狱。” 在打击毒品犯罪的战线上,有这样一位警察,他曾经是令人敬佩的“卧底英雄”,却因为一次特殊任务的人生选择,从此背上了无法挣脱的枷锁。 他叫宋名扬,曾为北京的禁毒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却最终因毒品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2006年,他提前退休,但随后的命运更令人唏嘘。 宋名扬1963年出生在辽宁抚顺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他就对“警察”这份职业充满向往,总觉得警察的职责是惩恶扬善,正义感深深刻在他的内心。 1983年,北京市公安局公开招录警察,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原本稳定的钢铁厂工作,成功入职,成为了一名刑警。 从此,他的职业生涯开启了全新的篇章,而这一选择也注定了他不平凡的命运。 从警初期,宋名扬用自己的勤奋与果敢,很快在刑警队里崭露头角。1986年,北京发生了一起恶性入室抢劫案件。 几个流氓欺骗一名7岁小女孩开门后,不仅抢走了家里的财物,还对小女孩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案件发生后,警方全力侦破,但线索全无,那个年代没有监控设备,要找到嫌疑人几乎是大海捞针。 宋名扬主动请缨,带着受害女孩挨家挨户、逐街逐巷寻找可疑人物。 每天,他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行,即使面对同事的质疑,他也毫不动摇。 整整40多天后,小女孩终于指认出了嫌疑人,宋名扬第一时间冲上去,将犯罪嫌疑人当场控制,成功破案。 这一案件让他荣立三等功,也让他的名字在北京警界声名鹊起,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拼命三郎”,无论多危险的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他的职业巅峰并没有持续太久,1990年,一项特殊的卧底任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一年,北京城西的一个毒贩团伙活动猖獗,警方多次打击未果,为了彻底摧毁这个团伙,宋名扬接受了卧底任务,伪装成“黑帮老大”潜入敌人内部。 他需要完全切断与家人的联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日常习惯,演绎一个与真实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 为此,他摘掉了警察的光环,换上黑帮的衣着,戴上金链子、开豪车,用各种方式逐步赢得毒贩的信任。 卧底的工作危险且艰难,他曾一次次被犯罪分子试探,有一次,毒贩怀疑他的身份,将一包毒品递给他,要求他当场吸食,如果不吸,就意味着暴露。 他没有选择,只能强忍心理的抗拒,装作镇定地完成了吸食毒品的动作,这一行为让毒贩彻底相信了他,却也为他后来的人生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从那以后,他不得不在任务中多次接触毒品,毒品的成瘾性开始侵蚀他的身体和意志。 六年的卧底生涯,他不仅协助警方抓捕了大量毒贩,还摧毁了多个毒品网络,然而,他也因为长期吸毒染上了毒瘾,身体每况愈下。 更痛苦的是,他的家庭因他的长期缺席而濒临破碎,等他完成任务回到家时,他的妻子因为受到毒贩报复而精神失常,儿子因缺乏父爱而患上自闭症。 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庭,他充满了愧疚,却又无能为力。 他向组织申请戒毒,并试图通过意志力摆脱毒品的控制,但毒品的危害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在一次毒瘾发作时,他甚至用头撞墙,直到鲜血直流,他的父母不得不将他绑在床上长达八天,但即便如此,毒瘾依然没有被完全根除。 他一次次尝试戒毒,一次次失败。 2001年,他因毒品的身体和心理影响,工作表现不佳,被调至闲职,最终,他在2006年选择提前退休。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公安部门为他开具了“因公染毒”的证明,但这一证明并没有挽救他的生活。 失去组织的支持后,宋名扬的生活陷入了失控,他开始反复进出戒毒所,但戒毒的失败让他深陷毒瘾的折磨。 在一次毒瘾发作后,他联系了一名曾在卧底时期信任的线人,请求对方提供毒品。 然而,他没有想到,这名线人为了减轻自己的刑罚,将他出卖给警方,2010年,宋名扬因贩毒被抓获后,判了6个月的有期徒刑。 2011年,他的毒瘾再度发作,他走上了非法交易的道路,再次被捕入狱。 这一次,没有人陷害他,他只是一名毒品的受害者,他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罚款2000元。这一系列事件让他的生活彻底崩塌。 2012年7月19日,49岁的宋名扬再一次出狱,他的父亲已经满头白发,来接他时眼中噙满泪水。 他的儿子依然患有自闭症,家庭的重担让这个家庭再也难以承受,他走出监狱时显得格外平静,却依然无法逃避毒品带来的巨大伤害。 即便如此,他从未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他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选择做卧底,总得有人去做这种事。”他的职业生涯是成功的,但人生却因毒品被彻底毁掉。
“我是因公吸毒啊!”2006年,因卧底而染上了毒瘾的宋名扬提前退休了,虽然公安部
疾冰预防说
2024-12-29 15:44: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