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方的帮助,这国对法国下了逐客令
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编队悄然驶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了动荡多变的红海水域。这一举动不仅打破了法国40年来不在中国周边部署航母的战略惯例,也揭开了法中两国错综复杂关系中的新一页。
此次戴高乐号航母及其编队的亚洲之行,背后暗藏着法国政府对中方影响力日益扩张的担忧与忌惮。航母携带24架阵风-M舰载机,虽声势浩大,但其战斗力并没有比中国的山东舰高多少。更何况,山东舰已经装备了性能更为卓越的歼-15T舰载机,使得其整体战斗能力略胜一筹。
而且,日前,山东舰航母编队的一组最新照片在网络平台上被广泛传播,这组照片不仅展示了山东舰与075型海南舰、903A大型补给舰等先进战舰的出海壮观场景,还进一步展现了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战略意图和实力提升。相比之下,现在戴高乐航母还不一定能与山东舰相媲美。
正当法国试图通过航母部署来加码该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时,不远处的非洲大陆却传来了一则不利于法国的消息,乍得突然撕毁了与法国的防务协议,迫使大量法军不得不撤离。乍得是一个非洲国家,从1902年开始,一直被法国殖民,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中,乍得民众苦不堪言,而中国的出现,似乎让该国看到了新的希望。
中国非常重视在非洲的发展,中国参与建设的埃塞俄比亚到吉布提铁路项目,就是依托中国国内成功经验在非洲的良好复制。这种高效、灵活的发展模式已成为非洲诸多国家争相效仿的对象。
伴随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包括乍得在内,一些非洲国家开始对西方昔日的霸凌表示不满,以至于纷纷与之划清界限。法国此次派遣航母前往亚洲,或许也与该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消退带来的挫败感有关。然而,戴高乐号航母久负盛名承载的荣耀背后,却难掩其实际性能的隐忧。毕竟在航母改造过程中,使用核潜艇反应堆作为动力系统,直接导致其运行速度屡屡不达标,成为全球最慢的核航母。
与西方制裁与霸权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以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为基石的外交理念,逐渐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与认可。中国积极推动中非合作,让非洲人民享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承诺向非洲提供360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并免除33国部分商品的关税,将这一巨大经济体量投向非洲,体现了中国支持非洲自主发展的坚定决心。
可以说,中方数十年布局,用实际行动给法国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未来,中国在非洲的深度合作所带来的战略收益,将更加凸显其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非关系进一步深化,也将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新思路、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