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农民的女儿,陈永贵孙女陈春梅,才华横溢,继承家族精神,即使她的资源超过绝大

老闫聊史 2024-12-24 17:48:30

永远是农民的女儿,陈永贵孙女陈春梅,才华横溢,继承家族精神,即使她的资源超过绝大多数的人,但她依旧靠着自己的才华,闯荡出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当之无愧“才女”二字。   上世纪70年代,有这样一位头戴白头巾,穿着朴素的“农民副总理”,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是是什么让他成为一个时代不朽的象征?   幼年的陈永贵曾亲眼目睹了父亲卖掉妻女,这片贫瘠土地的残酷,深深的印在了陈永贵心中,同时也锻炼了陈永贵坚毅的品性。   大寨村,这个不起眼小村庄,历史上多次经历过自然灾害的侵袭,洪水霜冻,冰雹强风,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大寨村村民依旧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   这一切,少不了陈永贵的带领,他团结村民战胜了自然灾害,甚至没依靠国家的救济,为了彻底改善农业条件,摆脱贫困,他率先提出了新的“造地计划”。   大寨村处在太行山深处,交通不便,耕地七零八落,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那一年,老天要是不开眼,一场暴雨下来,全年的收成泡汤。   新的良田成为了大寨村唯一的希望,村民在陈永贵的号召下,显得异常团结,拼了命的使劲儿,他有事儿没事儿总爱蹲在乡间地头,琢磨着粮食的生长状况。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饥荒依旧困扰着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时候,大寨村率先实现了自给自足,村民吃饱了饭,大寨村甚至还有余粮支援其它地区。   大寨村的成功让陈永贵声名远扬,他成为了劳动模范,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他农民出身,字也不认识几个,更不提有多高的文化了,但却被北京市委邀请到了人民大会堂做讲座。   陈永贵毫不怯场,甚至没准备发言稿,他的发言朴实又有条理,得到了场下人的一致肯定。   毛主席一直对他颇为赞赏,多次提名他担任重要职位,1975年,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虽然他身在北京,但始终挂念着他的大寨村,他坚持将户口留在大寨村,甚至临终时还在询问大寨村的近况。   他一生节俭,还将所有的积蓄都当做党费交了上去,她的孙女陈春梅耳濡目染下,早早便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做人生信条。   他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一步一步成为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同时她还兼有另一个身份,她热爱文学,是一名作家。   在她的回忆中,爷爷的占比很大,她记得她的爷爷生活简朴,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不喜欢麻烦别人,还特别喜欢小孩子。   年幼的她总是喜欢在爷爷面前撒泼打滚,但在父母面前,她却不曾这样,爷爷总喜欢在他面前讲些故事,说些道理,年幼的她不能理解,现今想来,每一句都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   她至今仍牢牢记着爷爷的最后的一面,当时陈永贵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看见陈春梅,喃喃的嘱托她要好好上学,好好学知识,做个有用的人。   或许这份嘱托也成了她人生当中的一份力量,接来下的陈春梅始终不敢松懈,奋发图强后终于成为了陈家的大才女,昔日的小女孩,如今也能独当一面。   信息来源:孙女解密陈永贵升迁内情:如何进入高层视野 2013年05月21日08: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35
老闫聊史

老闫聊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