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患者湿重脉濡,招呼李大夫体会了一下,同时给了她一道思考题:濡脉的特点是浮、细、软,浮指明了脉位,但是脉细、软属于不足的范畴,湿邪何可见濡脉?
濡脉,极软而浮细,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如水上浮沤。主血虚之病,又为伤湿。
濡脉可见于血亡阴伤,脉管不得充盈,故而细软,为何见浮?主要是阴血伤后阳气虚浮漫散,因而见浮。
那伤湿何以脉濡?还要从湿邪特性来说,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痰、饮、水,本质相同而形态、特性不同,湿(痰饮水)为阴邪,能困(伤)身之阳气,根据是否伤正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是湿气盛而正气未虚,这种脉见滑、弦;第二种湿阻遏气机,湿浊积郁使得阳气不能正常敷布,形似阳虚而本质上阳气未伤或阳伤并不明显;第三种则是湿邪病久伤人正气,或素体正虚感湿,气血伤脉见细、软,特别是外感湿邪,脉浮于表,易见濡脉。
白云
和尚念经都比这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