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制与均田制比较
罗罗看过去
2024-12-20 00:15:19
出现时间不同:
均田制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井田制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
作用不同:
均田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井田制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
制度特点不同:
均田制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井田制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
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井田制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均田制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性质不同: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耕种者不同:
井田制是奴隶制下的土地制度,土地耕作者多为奴隶。均田制是封建制下的土地制度,耕作者多为自耕农。
目的不同 :
井田制的目的是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保障各级贵族的生活,巩固奴隶制统治。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减缓土地兼并,使农民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转为国家编户,从而保证政府赋役来源。
土地所有权不同:
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为天子所有,实际为各级奴隶主的私人领地而世代承袭,并由奴隶主授地给奴隶耕种,土地不可转让,买卖。均田制下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国家直接授地给农民耕种,露田需要死后还官,只有桑田才可以世袭,但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