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位印度朋友吃饭,我俩同年同属相同星座,思维方式也比较接近,每次聊天都有不少思想收获。 这位印度老兄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虽然不会说中文,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深度着实让人吃惊。 最近他在指导拍摄一部有关孔子的纪录片,面向海外观众讲好中国故事,但又不能拍成传统的传记片,还要让西方观众觉得孔子的思想对现代世界很有意义,这个挑战有点大。 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先介绍春秋的历史背景,然后是孔子的人生轨迹,接着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进而是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后是孔子思想对世界的意义。印度老兄认为,要是这样拍,这部片子在西方的收视率恐怕会接近零。 他的思路是,孔子思想相当于中国文化的“操作系统”,普通中国人即便没读过《论语》和儒家经典,但在现代生活中的每个时刻和每个言行中,无不努力符合“操作系统”的规范。这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外部世界变化和内心挑战的时候,永远表现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反应。激发西方观众对这种独特“操作系统”的好奇心是此片成功的关键。 如此一来,片子的内在逻辑就非常清晰了,重点不是孔子和他的时代,而是现代生活的无数细节,在与全世界各国民众相同的生活场景中,中国人的反应何以如此独特。剩下的就只是电影语言的表达了,印度老兄为中国故事打造过超过1200部的各类影视作品,早已炉火纯青,即便如此,他仍然常常蹲在剪辑室里干到凌晨两三点。越是擅长于抽象和思想创新的人,就越需要偏执的细节控制力。 对我来说,这事的启发就是,中国文化的“操作系统”完全适用于经济发展。面对美国打压,日本和韩国是本能地自身屈服,德国或欧洲是被迫自我阉割,中东是刚脆而自我崩溃,俄罗斯是硬蛮而自陷困境。 有人说中国将重蹈日本30年通缩的覆辙,也有人说中国逃不脱所有曾经挑战美国的国家的经济大败局,因为美国是历史的特例。在我看来,中国文化的“操作系统”才是真正的人类文明特例!
最近和一位印度朋友吃饭,我俩同年同属相同星座,思维方式也比较接近,每次聊天都有不
思思评世界
2024-12-18 16:42:1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