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重磅|700页60万字,秦汉王朝遇见古罗马

航集说文学 2024-12-18 16:38:35
“清晰地表达过往的历史并不是要去认识它曾经的样子,而是想要抓住在危险时刻闪现出的一种记忆” - 🔥本雅明的这段话成为了今天分享的这本来自社科文献甲骨文的年度重磅著作《中华早期帝国 秦汉史重估》的构想。 - 🔥作为《剑桥中国秦汉史》的后续研究成果,当外国学者打破历史的遮蔽性,用全球视野去解读中华早期帝国,是否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体验与观点。 - 🔥书中摒弃了“儒教”一词,要知道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从王莽篡汉到东汉建立与灭亡,儒教逐渐成为了官 方 正 统的意识形态,在国内著作中,这一点会被反复提及,因为它几乎贯穿了中国 封 建两千年王朝,成为文化、思想的基础。 - 🔥这本书打破了以朝代划分历史的模式,作为中华早期帝国的研究,秦汉史的重估便不能只看秦朝与汉朝,所以它的时间跨度从战国七雄逐鹿中原开始到司马氏西晋王朝灭亡为止。 - 🔥作为曾经亚欧大陆两个蕞大的帝国,古罗马作为古希腊文化脉络的传承者,相隔4500多公里的中国在同一历史时期也进入了“汉承秦制”的阶段。两个国家是否有相似之处? - 1️⃣在《中国考古:一个局外人的看法》中,作者梳理了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献记载与古罗马一样,高于古希腊,但在金属钱币和石刻铭文上记录历史却远远无法企及,但在其他材质上的存世文书却弥补了这个缺陷,丰富的史料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了解读历史的框架,这一点是令西方学者所羡慕的 - 2️⃣关于法律的概念从何而来,在书中表明秦汉时期的“法律”既不是来自神的启示,也不是来自某位神 话英雄的馈 zeng,而是由统 治者和谋士们基于现实考虑而非知识观念而制定的各种措施。《奏谳书》和《二年律令》与西方的《查士丁尼法典》、《教会法》等法典在法律概念里是同等概念吗 - 3️⃣占 卜在上古中国就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从殷商出土的甲骨,我们便可以看到占 bu的痕迹,占 bu与zong 教 信仰两者之间强烈的互动也并不只出现在中国,罗马晚期的《狄奥多西法典》便有记载,而这种文化也系统化的在后世延续下去 - 4️⃣对于《史记》的研究,书中认为它并不是一座埋葬了所利用的先前人物和文本的“坟墓”,而是一个囊括了先秦和秦汉早期几乎所有权威文本和人物的壮丽的安息之处,有待未来世界中所有潜在的读者研读、评判和进行蕞终的纪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