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杭州高家小姐出嫁了。她的嫁妆足足有36个条箱,婚宴上用了96000粒桂花糖。洞房花烛夜,丈夫悄悄问她:“吃力吗?”她答:“不吃力,谢谢!”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高诵芬》 高诵芬,一个名字,一段人生,一曲乱世清音。她并非生来就带着主角光环,却活出了自己的传奇。她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转折,有的只是平淡日子里的细水长流,和面对时代洪流时的波澜不惊。 “高半城”,这是老杭州人对高家的称呼,足见其家业之庞大。高家,并非暴发户,而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世家大族。在这种家庭里长大,高诵芬耳濡目染的,是家族的荣光,也是严苛的家教。 “小孩子要尚俭,不可铺张浪费。”这是高家祖训。高诵芬的童年,没有绫罗绸缎,没有山珍海味。她穿着哥哥姐姐的旧衣裳长大,吃着奶奶剩下的几口银耳羹。这样的生活,或许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高家,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相信,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简朴品性,更能“折福”,为家族带来好运。 在这样的环境下,高诵芬养成了温婉平和的性格。她没有大小姐的骄纵,也没有富家女的虚荣。14岁那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与同乡徐定戡订了婚。她没有反抗,也没有欣喜,只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 订婚后,高家开始为女儿准备嫁妆。这可不是简单的置办几件家具衣物,而是一场浩大的工程。他们远赴景德镇,采购清代出土的瓷器;请来技艺精湛的绣娘,一针一线地缝制四季衣裳;延请手艺高超的木匠,精心打造红木家具。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九万六千包桂花糖。 这可不是超市里那种批量生产的糖果,而是高家人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手工制作而成。六种颜色,六种口味,代表着不同的祝福,也寄托着高家对女儿的美好期许。这些桂花糖,可以放在石灰缸里长期保存,味道始终如一。多年后,孩子们还能在石灰缸里翻找出这些甜蜜的回忆,津津有味地品尝。 18岁那年,高诵芬出嫁了。婚礼的场面,自然是热闹非凡。36条箱的嫁妆,96000包桂花糖,几乎惊动了整个杭州城。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只为一睹这位名门闺秀的风采。高家也毫不吝啬,向围观的人们派发桂花糖,分享喜悦。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高诵芬坐上了花轿。盖头之下,她的内心平静如水。她对未来的丈夫一无所知,只在拜堂时匆匆瞥了一眼,依稀记得他十指团团,面目清秀。 新婚之夜,两人都有些拘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放开了拘束,开始聊起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喜好。他们惊讶地发现,彼此的脾气秉性竟如此契合,仿佛相识已久。就这样,他们聊了一整夜,从陌生到熟悉,从相敬如宾到相濡以沫。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温馨。高诵芬相夫教子,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没有显赫家世的优越感,也没有大小姐的娇气,有的只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 一天,高诵芬在丈夫的书房里翻到了一本《陶庵梦忆》。她被书中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所吸引,忍不住赞叹道:“写得真好!”徐定戡见状,鼓励她说:“你也可以写啊!”高诵芬心动了,她开始构思自己的故事,想要记录下生活的点滴。 然而,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了,平静的生活被打破。高诵芬和丈夫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战乱中,写作的计划被搁置了。 他们辗转来到上海,住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半地下室里。一住就是十六年。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们靠着儿子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每天的菜钱只有几毛钱。但高诵芬并没有抱怨,她用自己的巧思,将简单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让家人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抄家那天,面对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的场面,高诵芬竟然在慌乱中睡着了。这并非是胆小怕事,而是她内心深处的一种淡定与从容。她早已看淡了世事浮沉,荣辱不惊。 战争结束后,高诵芬和丈夫移居澳洲,与儿子一家团聚。在那里,他们终于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徐定戡重拾笔墨,写诗填词,与友人通信,享受着难得的宁静。高诵芬则侍弄花草,阅读回忆录,重新燃起了写作的梦想。 20世纪90年代,高诵芬终于提笔写下了《山居杂忆》。这本书,记录了她从杭州名门闺秀到乱世妻子的心路历程。有人说,这是“现代《红楼梦》”,展现了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有人说,这是民国版《清嘉录》,描绘了旧时杭州的风土人情;也有人说,这是海外游子的怀乡记,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无论如何评价,《山居杂忆》都是高诵芬人生的缩影。她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记录了生活的点滴,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她没有刻意渲染苦难,也没有炫耀财富和智慧,只是娓娓道来,将自己的人生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1936年,杭州高家小姐出嫁了。她的嫁妆足足有36个条箱,婚宴上用了96000粒
如梦菲记
2024-12-18 15:36: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