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
今天来到位于潮州的潮绣艺术馆、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传承。
潮绣与广州刺绣(广绣)总称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发源并流行于今潮汕地区。
潮绣始于唐代。形成风格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清朝乾隆年间、潮州等地也广设绣庄、绣坊、粤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潮绣构图饱满均衡、色彩浓艳富丽。潮绣的针法变化多样、平绣、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钩绣等近200种。其中“垫、浮、勾、勒、通”的刺绣工艺尤为独特、至今仍为机器所无法取代。使用的原、辅料种类更是繁多、包括丝、绸、缎、尼龙、人造丝、涤纶、丝绒线、金银线、垫绒线以及棉絮、纸丁等。这些材料的不同也为潮绣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
潮绣以独特的垫高绣法著称、这种绣法使得作品具有浮雕效果、更加立体生动。注重表现象形、质感、勒线等细节、使得物象活灵活现。
潮绣“九龙屏”(图三)和“吹箫引凤”于1982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种百花奖金杯奖。潮绣K金双面立体九扇屏风“龙腾盛世”荣获国际文博会特别金奖、也是作为国 家 领 导 人赠送各 国 首 领 和国际友人的重点礼品。
潮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是民间艺术品和实用欣赏品的完美结合、更是体现了潮州地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中、潮绣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潮绣、喜欢上潮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