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只问使命、无问西东。今日来到珠海留学文化馆、走进『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史记生平展』
容闳是谁?他是中国留学生之父。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也是中国第一个在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人。
182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村、7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往澳门求学、入读当时附设于郭实腊夫人女塾的马礼逊学校。这时西方文明的种子悄悄地在容闳心里播洒、后来该校的校长布朗因病回国、容闳跟随他去美国完成学业。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文学学士。
为了使“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他大学毕业后毅然踏上回国之路。
他提出“制器之器”的建议、被曾 国 藩 大加赞赏。他指出彼时中西方差距是全方位的、并非简单的武器差距、当务之局是应该先建立制造机器之机器的工厂、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曾 国 藩 对此不予置疑、并命他筹备此事、赴美采购机器。于是在容闳的努力下、江南制造总局拔地而起。不仅如此、容闳还向曾 国 藩 阐述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此计划在曾 国 藩 和李 鸿 章 的支持下、获得 清 廷 批 准。
1872年、容闳回到家乡香山招 收 贫苦家庭的孩子。他带领第一批30名幼童从上海起航赴美留学、此后120名幼童分四批相继前往。
推动首批留美幼童官费留学、这一举措造就“中华创始之举、抑亦古未有之事。”开创中国近代留学运动之先河。多年后、这些幼童回国、几乎每一位都成为了那个时代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他们中有耳熟能详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 华 民 国 第 一 任 总 理 唐 绍 仪、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 国 安 、北 洋 大 学 首任校长蔡 绍 基……
容闳凭一己之力承载一个民族远航的先驱、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如今、容闳手迹展件终于得以“落户”珠海留学文化馆。星河璀璨、珠海留学文化薪华相传、人才济济。
只问使命、无问西东、月是故乡明、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成为一代代留学学子不变的精神信仰。“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精神、也在今天的世界交汇处历久弥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