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男子因前列腺有问题,私自花3000买药,按标准一天吃10颗。可男子一次10颗,一天连续吃2次,接二连三,他坚持服用90颗,男子感觉没效果,想着要退货退款,但售后却说:“没按照说明书标准服用,万一吃出毛病怎么办?”最终,厂家是这样做的! (来源:1818黄金眼) 赵大爷七十高龄,生活在农村,身体还算康健,平日里就喜欢种些小菜,日子过得也算悠然自得。 在 11 月的时候,赵大爷接到了一个推销药品的电话。 起初,他只是出于好奇多聊了几句,没想到对方对他的身体状况穷追不舍。 原来,赵大爷的身体有些小状况。多年前,他曾去看过病,被诊断是前列腺增生肥大,后来,他四处求医却始终未能治愈,最终只能选择放弃。 在了解到赵大爷的身体情况后,紧接着,对方给赵大爷推荐了一位医生,宣称此医生专门治疗这种病症。 随后,那位医生向赵大爷推荐了一种药,还有一种药贴,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使用,肯定能够痊愈。 赵大爷听得极其认真,不仅记下了电话,还记下了医生所说的药名和服用方法。 对方说得滔滔不绝,赵大爷逐渐心动,询问需要多少钱? 对方一开始告诉赵大爷,一个疗程 10 盒药,要 6700 多元。 赵大爷吃惊地问,这么贵? 对方马上说,给您优惠到 5000 元,那 1700 多元给您免掉。 赵大爷一辈子节俭惯了,哪里舍得花这么多钱,无奈地叹了口气,还是太贵,不行就算了。 没想到,对方说 5000 元您要是觉得贵,我去帮您申请一下,还特意询问了赵大爷的年龄。 当得知赵大爷 70 岁的时候,对方又说可以再给他减免 2000 元。 大爷一听 3000 元,觉得可以试试,于是,同意购买。 11 月 21 号,快递把药送到了赵大爷家,但是需要到付。 赵大爷没想到会这么快,他用的是老年手机,只好找来亲戚用手机支付了 3000 元。 收到药之后,赵大爷开始服用,每次 10 粒,每天两次,药贴也一直贴着。 直到吃了 90 粒,贴了好多贴,赵大爷觉得一点效果都没有,看着剩下的 9 盒药,他想要退掉,这没用的东西,留着干嘛。 于是,赵大爷找来了记者帮忙,想要退款。 记者来到赵大爷家,看到药品说明书后,吓了一大跳。 说明书上面写着一次 3 到 4 粒,一天 3 次。 可是,赵大爷却笑着说,打电话时对方说的,自己都记在本子上了。 大爷吃药吃过量了,把一天的量当成一顿的量吃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记者赶紧联系了制药公司,对方说会让售后和他们联系。 1、那么,卖药人在推销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0 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推销员在向赵大爷推销的时候,告诉他这个药吃了肯定能好,进行了夸大宣传,诱导赵大爷购买,但是,赵大爷吃了后没有一点效果,对方可能构成欺诈。 所以,赵大爷有权要求对方退货退款。 2、赵大爷过量服用药物,制药公司是否要承担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18 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产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制药公司应当确保说明书准确、清晰,并包含正确用药指导。 如果,推销员告知的服药方法导致赵大爷过量服用,那么,制药公司可能要承担一定责任。 如果,推销员没有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也构成对消费者的误导。 不过,要是赵大爷因为听力不好不小心听错了,没有按照说明书服用,而导致过量服用,那他自身也存在过错。 3、记者联系了制药公司,对方给了解决办法。 记者联系之后,没过多久,售后就给赵大爷打来电话,说可以给大爷退货。 赵大爷很高兴地把电话给了记者,随后,记者和对方沟通了一下,对方表示,把剩下的药退回去,少退给 100 块,毕竟大爷已经吃了一盒了。 对方能退 2900 元,记者问大爷和他老伴同意吗? 赵大爷老伴表示同意,赵大爷也笑嘻嘻地点了头。 而后,售后说:在指导用药方面一定要注意,他不按正常情况吃,那吃出问题可怎么办啊! 售后说,到时候会让快递上门取药,并把钱退给赵大爷。 事情终于解决了,赵大爷也松了一口气。 最后,也提醒大家,生病要去医院,不要盲目买药吃,免得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浙江杭州,一男子因前列腺有问题,私自花3000买药,按标准一天吃10颗。可男子一
博仑有意思
2024-12-17 00:00: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