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皇帝拥有庙号和室号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是王朝的铁律,可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情况就不同了。 他和崇祯都是亡国之君,可朱由俭还有他的南明小朝廷为自己追封庙号与谥号,反而是溥仪没有这种待遇。继任者中华民国并没有为溥仪上任何的庙号与谥号,这一情况一直维持到了1967年溥仪死亡。溥仪身死之后,处在台湾的遗老遗少对这个昔日的皇帝发出了无限的感慨,紧锣密鼓地为他张罗庙号与谥号。也不知台湾方面是怎么想的,他们综合溥仪的一生以及功过是非,为溥仪上了一个宪宗的庙号。要知道,历史上能够担起“宪”字的皇帝并不多,但每一位于国于民都有些许贡献,哪怕没有贡献也得是一位可圈可点的帝王。似乎宪宗与溥仪的一生并不般配,至于谥号同样如此。2004年,大陆方面的一些人为溥仪上的庙号与谥号比较符合溥仪的一生,恭宗和愍皇帝,比较恰当的诠释了溥仪的一生。那么,这个庙号与谥号又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皇帝拥有庙号和室号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是王朝的铁律,可作
历史画中画
2024-12-16 19:46:14
0
阅读:48